查看: 454|回复: 1

《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澳]杰弗里·瓦夫罗著 谢志曈译(内含大量历史地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澳]杰弗里·瓦夫罗著 谢志曈译 (内含大量历史地图)

作者:猫斯图


地图上的世界简史

关注我局的读者朋友,相信对世界史都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中国读世界史,始终有一件让人感到遗憾的事:地名人名太复杂,而且非常陌生。这两个要点是相当要命的,因为一旦阅读缺乏记忆点,那就很难把看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能用的知识,也就难怪很多人看世界史的时候看了就忘,甚至怀疑自己智商。

这并不是你真的智商有问题,那些书籍的编排设计自身的问题,也常常会导致读者的迷惑。

从年轻时最早接触世界史时起我就在想,如果世界上有一本文字内容过硬,同时能用精准的配图给这些文字加上图像注释的世界史该有多好啊!

可惜,我一直没有能找到这样一本可靠的书。为数不多的世界史地图,都出现在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上,以及我们自己的微信推文当中。

这一直都是一个极大的遗憾,直到我找到了这本《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

640?wx_fmt=jpeg

这本书是从澳大利亚知名出版社引进,作者是杰弗里·瓦夫罗。

严格意义上说,澳大利亚人是西方人的一部分。但在数百年的历史演进中,长期孤悬海外的澳大利亚人却和狭义上的欧美人士多少产生了文化上的异质性。正是因为澳大利亚的独特地位,使得澳大利亚的出版商在出版世界历史著作的时候,能用抽离的视角看世界,往往出版的书籍独具看点。

孤悬的澳大利亚▼

640?wx_fmt=jpeg

前几年爆火的《极简欧洲史》,就出自澳大利亚学者的手笔,相信很多人还对那本书提纲挈领的写法印象深刻。

而这本《历史》,也具有这种独特的澳大利亚味道。

带你从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

640?wx_fmt=jpeg

平时我们阅读的世界史,往往是以年代驱动的,把一个时间切面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铺陈开来。如此写作,虽然能保证叙事的完整性,但在阅读体验上是反人性的。读者不仅难以记住那些复杂的人名、地名、事件,还难以建立一个紧密的历史认知网络,导致对历史缺乏整体性的感悟。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研究历史是出于兴趣,用于发现未来,而不是真的去记忆成千上万个符号性的事件。所以那样的世界史写法,不仅作者写着累,读者看着也没有实际的价值。

而这本书,从编写体例上就别出心裁,取消了传统的编年体写法,转而以事件驱动世界史的进程,将人类历史切分为9个时代,并以10个左右的专题事件填充这些时代。

从宇宙形成到21世纪初,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科学,从商贸到民俗,种种人类历史时刻,都定格其中▼

640?wx_fmt=jpeg

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单个篇章变成了以若干事件串联的故事。

人类天性是爱看故事,也能记住故事的。这种写法的优点也在于此:它大大收缩了世界史的复杂度,替读者捋出了一根阅读主线,让可读性和记忆度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看了就能看懂,看懂了就能记住。

640?wx_fmt=jpeg

一本历史书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可以说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了。

比如《19世纪的变化》一章,舍弃了大量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用最精炼的语句把19世纪中后期,人类正式步入近现代的一系列变化描述了出来,包括社会变化、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教育等等。

640?wx_fmt=jpeg

而这些变化,都在从自己的角度重塑世界各国的政体,其影响由欧洲发源,进而波及广大亚非拉地区,一直到今天都还持续作用于世界格局。

剧烈的变化带来了剧烈的冲突,在那个时代,全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不断,各种战争、革命此起彼伏,是人类历史上变动最密集的年代之一。

这成为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这一章也是本书中前现代和近现代的过渡篇章。看懂这一章,就能看懂这个时代的变化。

这本书的好处还不仅如此。它的另一个优点,也是我刚才提到过的解决多年遗憾的点,在于它随书配上的精美地图。

由于图书本身的编写方式是以历史事件和概念驱动的,所以本书针对每一个事件和概念都做了相对应的地图,方便读者们以最快的速度把事件发生地在世界地图上进行定位。

左图右史,也是我们推崇的学习方式▼

640?wx_fmt=jpeg

举个例子,中东爱好者们傻傻分不清的阿拉伯帝国势力版图,在本书就用两张大图画得一清二楚。

第一张图是一张动态图,描绘了从先知刚刚归真到倭马亚王朝顶峰时期,各个时代的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范围。这样的地图,在国史著作中并不少见,有很多专家都愿意在自己的作品里放上王朝(比如汉帝国)从初起到中兴鼎盛,再到衰落期的势力地图。但在世界史领域内,国内其实缺乏这样直观的图片。

不同颜色展示了动态变化过程

可点击查看大图▼

640?wx_fmt=jpeg

第二张图则是一张静态图,表现的是倭马亚王朝时期中东不同利益集团实际控制的土地。这张图能让读者很直观地看到什么是古典意义上的帝国:其边境并非固定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同一个国号下可以有很多互相掣肘的势力。

可点击查看大图▼

640?wx_fmt=jpeg

两张图把当年巅峰期的阿拉伯帝国拆解得无所遁形。

再来看一个现代的地图,这是一张二战攻势逆转图,绘制了几条从英国出发,向法国诺曼底登陆的反攻态势,包括登陆部队和空军空袭路线。

640?wx_fmt=jpeg

由于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军事历史学家,这种战争图在他的手中手到擒来,需要用大量文字分条阐述的东西线特遣攻击线,用一张图就讲的明明白白。那些在二战史上赫赫有名的诺曼底地名,包括奥马哈海滩、优他滩等,则在下一页的登陆作战地图上集体亮相。

640?wx_fmt=jpeg

在国内目前的世界史著作中,我还没有找到这样一本内容扎实,还能给大家陌生的地理名词和历史演变配上足够地图的作品。

考虑到目前国内对地图问题的重视,带有地图的书籍往往都要经过严格的合规性检查,制作周期也被拉长,愿意出这种图书本身就需要勇气。何况是这样一本,每个篇章都精心制作了地图的书,可以想见编辑们是下了苦功夫的。

足足有6厘米厚▼

640?wx_fmt=jpeg

这年头,愿意下苦功的人都值得尊敬,能下苦功还能出让人动容的作品的人,就更了不起了。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本书的定位是一本通识教科书,但又远高于一般的教科书。不仅是因为它庞大详尽的体量,更是因为它考虑到了一般读者在学习世界史时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图文写作内容做了有针对性的调整,足以让读者在阅读时获得超越传统通识教育的收获。


一本书,看尽人类历史数千年兴衰起伏,还配有大量精美地图和图片,阅读体验不输我们平时的推送文章。

END
640?wx_fmt=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 是一本独特且引人入胜的读物,其精彩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性与严谨性并存
这本书由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瓦夫罗撰写,他深耕世界史领域数十年,创作过多部畅销著作。这本书从宇宙形成一直讲述到21世纪初,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商贸民俗等多个方面,系统而严谨。作者没有采用传统的编年史写法,而是将人类历史分为九个时代,每个时代选择约十个代表性专题事件进行说明,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世界格局的形成、经济运行的规律等。
2. 图文并茂,视觉盛宴
书中包含了近240张地图和一千多张高清精美插图,这些地图和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地图详细标注了历史事件、人物、地点和时间,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历史的进程。插图则包括古代城市的复原图、战争场面、科技发明、艺术作品等,以生动的方式展示了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这些图文并茂的内容,使得阅读过程仿佛是在逛历史博物馆,令人印象深刻。
3. 重视非西方文明和历史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历史事件,还深入探讨了非洲、美洲和澳洲的历史,揭示了这些地区对全球历史进程的贡献和影响。这种对非西方文明和历史的重视,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本全球历史的百科全书,对于那些想要了解全球历史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4. 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细节呈现
杰弗里•瓦夫罗的文笔严谨流畅,写作以细节见长。他在书中呈现了许多国内同类书中不曾有的历史细节,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同时,他通过地图和插图的结合,使得这些历史细节更加直观、具体,易于理解和记忆。
5. 可听可读,适合全家阅读
这本书还配备了全套音频内容,由国内知名的播音主持专业老师录制,声音清朗醇厚。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随时用手机收听音频内容。这种可听可读的方式,不仅适合成年人阅读,也适合孩子作为课外教辅材料。同时,这本书的品质感十足,装帧精美,适合放在书架上时常翻阅。
综上所述,《历史——地图上的世界简史》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于一身的书籍。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通过独特的视觉呈现方式和写作风格,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类历史的进程。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想要了解全球历史的读者,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