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4-11-29
野罂粟是一种具有镇痛和止咳作用的中药,为揭示其作用机理,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和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对从野罂粟总碱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物碱——野罂粟碱(Nu)进行了镇痛研究,发现其可通过抑制参与疼痛反应的炎症介质发挥镇痛作用。
野罂粟全草有止咳、镇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痛经等症。从野罂粟中提取的主要有效部位野罂粟总生物碱含有野罂粟碱、野罂粟醇、刺罂粟碱、黑龙辛、海罂粟胺、丽春花宁、丽春花定等11种生物碱。此前研究证明野罂粟总生物碱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无依赖性。Nu是野罂粟总生物碱中镇痛作用较强的一种生物碱,此次研究主要在于探讨其作用机制。
在Nu对福尔马林致痛反应的影响实验中,研究人员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Nu(2.5毫克/千克、5毫克/千克、10毫克/千克)组,吗啡(5毫克/千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给药后30分钟,于小鼠右后足掌注射l%福尔马林20微升制备疼痛模型,分别记录注射后第I时相(0~10分钟)及第Ⅱ时相(20~30分钟)的疼痛反应,并对痛反应进行评分。结果表明,Nu显著降低第Ⅱ时相痛反应评分,10毫克/千克Nu还可降低第I时相的评分;吗啡对两个时相的评分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在Nu的镇痛作用与内啡肽系统的关系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小鼠50只分为Nu(10毫克/千克)组、Nu(10毫克/千克)+纳络酮(4毫克/千克)组、吗啡(5毫克/千克)组、吗啡(5毫克/千克)+纳络酮(4毫克/千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注射纳络酮20分钟后,给药组注射Nu或吗啡,给药后30分钟于小鼠右后足掌注射1%福尔马林20微升,记录疼痛反应。结果显示,吗啡+纳络酮组疼痛反应评分显著高于吗啡组(p0.05),提示纳络酮对Nu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
在Nu镇痛作用与NO系统的关系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小鼠40只,随机分为Nu(10毫克/千克)组、Nu(10毫克/千克)+L-精氨酸(400毫克/千克)组、Nu(10毫克/千克)+L-NAME(37.5毫克/千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给药组皮下注射Nu,10分钟后静滴L-精氨酸,15分钟后静滴L-NAME,30分钟后于小鼠右后足掌注射1%福尔马林20微升。结果显示,L-精氨酸可减弱Nu对福尔马林致痛第Ⅱ时相疼痛反应的抑制作用,L-NAME可增强Nu的镇痛作用,提示NO系统对Nu的镇痛作用有明显影响。
研究人员介绍,本实验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对Nu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Nu对福尔马林致痛反应的第Ⅱ时相疼痛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高剂量对第I时相疼痛反应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不被纳络酮所拮抗。NO合成前体物质L-精氨酸可部分地抑制Nu的镇痛作用,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L-NAME可增强Nu的镇痛作用。由此可以认为,Nu的镇痛作用不是由内源性内啡肽系统介导的,而可能是通过抑制NO等参与疼痛反应的炎症介质而起到镇痛作用的,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