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07-14
前不久在北京同仁医院为世界爱眼日举办的系列活动上,记者了解到,对于目前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隐形眼镜、激光手术技术等)来说,药物治疗所占的比例将会日益增加。日前,记者就眼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与研发方向采访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刘武教授。
一些眼科疾病不宜手术治疗
临床上有些眼科疾病为什么不能用手术治疗?刘武教授表示,这是因为其病变部位对于患者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非常重要,手术后往往会使患者丧失该功能。他举例说,40~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容易患老年性黄斑变性,而此病症状为患者的视网膜上有斑状变性。如果变性部位在黄斑处,患者的视觉将受到严重影响。但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进行手术切除变性的黄斑,否则患者将完全失去视力,因此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药物治疗就很重要。而目前获准用于治疗的药物仅有维替泊芬(verteporfin、Visudyne)与PegaptanibSodium(Macugen),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他指出,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光激发的化学疗法,它是以一些对激光照射敏感的光敏剂作为药物,通过一定途径对患者给药后,经过激光照射后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杀死局部病灶部位的变性微血管。目前,常用的光敏剂为前文提到的国外专利药维替泊芬。
第二种治疗方法是选用利用眼体内变性的异常增生血管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抗原而开发出的抗体类药物,将其输入患者眼体内发挥免疫效应,从而抑制变性部位异常增生血管的生长。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前不久刚审批通过的新药PegaptanibSodium(Macugen)就具有这一治疗机制。
第三种治疗方法是选用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有全身和局部给药两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其抗炎、抗新生血管的作用,阻断患者眼体中变性斑内的异常增生血管生长。
眼体用药是研发的重点
对于眼科用药来说,目前主要有两种用药途径:一种是在眼结膜上用药,一般是一些外用药,治疗一些眼结膜的疾病;另一种是目前眼科用药中的难点,也是眼科药物研发的重点领域,即眼体中用药。这是由眼睛的独特构造决定的,他解释说,眼球的构造很特别,它有一个天然的生理屏障,从眼外施药于眼结膜表面的一般药物是很难进入眼体中的。目前对于视网膜上的一些感染性炎症,如巨细胞病毒视网膜血管炎,当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眼体中施入药物,进行局部给药。在这一治疗过程中,药物用完后再施入,就会反复给眼体局部造成创伤,对于患者是一件痛苦和不方便的事。
鉴于此,为了尽量达到无创效果,眼体用药的研发应着力于提高眼体药物的渗透性,使其更有效地进入患者眼体中的局部病灶部位。刘武教授介绍,目前眼体用药的研发主要有四个方向:
第一,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如在患者的眼上部放置一个电极,根据药物离子与电极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药物即可被吸入眼体进入病灶而发挥作用。
第二,在患者的眼体中植入一个缓释药物装置,利用微粒技术和纳米技术,使药物在眼体中均匀释放,达到一个较稳定的药物浓度。这样既可降低眼体内由于药物浓度局部过高造成的不良反应,又可延长药物的持续作用时间。
第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药物和特定的基因相结合。目前在研究中主要采用基因转染,以腺病毒为载体和药物相结合,形成基因药物,对患者给药。这将大大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给药的精确度。目前该技术还处于研究中,未在临床应用。
第四,把眼科技术和给药技术相结合,在进行眼科手术时给药,使手术和药物结合得更紧密。
眼科用药须注意四大问题
刘武教授表示,就我国目前眼科临床治疗现状而言,研发新药固然重要,但用好现有的药物也非常关键。他指出,现在的眼科临床用药应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全身用药谨防剂量过大。例如,由于眼部存在生理屏障,通透性不高,眼科医生在用一些抗生素及激素时,为了使患者眼体中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有时就会加大用药剂量。此时医生就要特别关注病人的全身反应,如全身使用剂量较大的激素后,会加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丢失患者身体中钾等正常所需的生理元素。
二是用药时要注重配伍禁忌。例如,对于临床常见的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在眼科检查时医生有时会开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来给患者扩瞳,但毛果芸香碱的一个不良反应就是产生胃痉挛,从而引起患者呕吐。而有呕吐症状的胃痉挛患者去内科时,内科医生会给他开具阿托品等药物来解痉,但服用阿托品则又会加重青光眼患者的病情。因此,不同科的医生在临床用药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以合理用药。
三是小病不能大治,用药不能只求贵。例如患者得了轻度的结膜炎,只要多休息、注意用眼卫生即可不久后自愈。但有些医生则给患者开具一些昂贵的抗生素,有的甚至开含有激素的抗生素。这样不仅浪费了患者钱财,而且使一些患者容易诱发青光眼及白内障等疾病。
四是防止使用抗生素过多过滥。眼科手术中的病灶有生理屏障,一般处于无菌状态,因此不必像一般外科手术那样大量使用抗生素来预防细菌感染。目前,临床中一些眼科医生对眼科手术后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有过多过滥的现象,应引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