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回复: 1

《癌症楼》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26586156.jpg          

书名:癌症楼
作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分类:俄罗斯 文学
ISBN:9787544734882      

内容简介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该书《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癌症楼也叫做13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但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然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在展示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向上爬的官僚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吉姆、女医生薇拉等等。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женицын)

苏联—俄罗斯的杰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他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许多领域有较大成就。

1918年11月12日生于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一个教师家庭,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曾服过兵役。进劳改营服刑八年,其间两次从癌症的魔爪中逃脱。刑满后积极投入文学创作,其中《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轰动,但《古拉格群岛》、《癌症楼》等杰作无法在当时的苏联出版,在西方国家率先出版后引起轰动。1969年被苏联作协开除,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苏联驱逐出境,流亡西方。美国政府于1974年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 。1975年定居美国。 1994年回俄罗斯。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癌症楼》-- 索尔仁尼琴的呼唤与反思

《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文学成就中的一座丰碑,其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剖析。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次对苦难的呼喊,更是对个体尊严与社会道德的拷问。通过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的遭遇,索尔仁尼琴让我们得以窥见那被癌症与政治压抑主义双重吞噬的生命。

不得不提的是科斯托格洛托夫这一人物的塑造。他历经不人道的劳改营生活,最终在癌症楼中找到了对生的渴望。这种渴望不仅体现在对治疗的坚持上,更彰显在他性意识的猛醒上。这种生命力的觉醒,是对极权社会下人性泯灭的一种强烈反抗与讽刺。

索尔仁尼琴在《癌症楼》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还有社会的悲剧。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冷战背景下的政治高压与物质短缺,造就了一个严酷的生存环境。在这种大背景下,癌症楼象征着社会的毒瘤,而科斯托格洛托夫与其他人物的挣扎与抗争,则映射了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苦楚与绝望。

索尔仁尼琴的金句值得细细品味:“生存就是一切,但生存并非一切。” 这句话似乎为科斯托格洛托夫的奋斗注入了更深的意义。它既是对生命本能渴望的肯定,也是对生活品质追求的质疑。在癌症楼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每一个生命都在用他们的方式诠释着生存的重量和价值。

阅读《癌症楼》,让我深受触动的是索尔仁尼琴如何巧妙地将个体的命运与社会的缩影相融合。通过13号楼这个独特的视角,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感受到人性在压抑中的呐喊,看到希望在黑暗中闪烁的光芒。

《癌症楼》是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它不仅仅剖析了社会的毒瘤,更引发了对时代与历史的深刻反思。在最黑暗的时刻,索尔仁尼琴笔下的人物们以他们的勇气和坚持,为我们揭示了人性中最闪亮的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