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回复: 1

《别了,柏林》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3318092.jpg          

书名:别了,柏林
作者: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32771363      

内容简介

太阳照耀着,希特勒成了城市的主人;太阳照耀着,可我的几十位朋友,我在工人学校那个学生,我在国际工人救援会遇见的男男女女都进了监狱,而且可能已经死去。但是我想的还不是他们,还不是头脑清醒的、目标明确的、英雄气概的他们;他们是明知有危险而且承认了危险的。我想的倒是可怜的卢迪,他那一身滑稽的俄国式宽松上衣。他那故事书上的假想游戏现在已被当作事实了。纳粹要拿那故事跟他玩游戏。他们不是嘲笑他,而是把他假想的东西当作事实来相信。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 英裔美国作家。一九二九年随好友诗人奥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当地待了四年,恰好见证了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一九四六年获得美国国籍,余生定居美国。其作品以描绘二十世纪一九三〇年代的柏林著称,并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代表作《别了,柏林》和《诺里斯先生换火车》合称为《柏林故事集》,被美国国家图书馆与《时代》杂志评入“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语小说”。曾与奥登合写日记《战地行纪》,记载一九三八年周游中国的见闻。伊舍伍德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多项国际大奖。美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和散文家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称赞伊舍伍德为“*好的英语散文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2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别了,柏林》--精彩点评

《别了,柏林》是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的杰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柏林的社会面貌。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映射出那个时代的光影。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此作品的精彩之处:

1. 时代背景:作者以1930年代的柏林为故事舞台,这是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社会充满了动荡与变革。书中详细描绘了纳粹党崛起前夕的社会氛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及政治局势的紧张。通过主人公们的眼睛,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多面性,以及人们如何在政治与个人道德间做出选择。

2. 角色塑造:伊舍伍德在书中创造了一群丰富多彩的人物角色。这些角色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信仰,他们在柏林这个国际大都会中相遇、相交。作者通过深入的心理描写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使得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

3. 主题深度:《别了,柏林》探讨了诸多深刻的主题,如爱情、欲望、友谊和背叛。书中的人物常常面临艰难的抉择,他们的故事让人深思。尤其是在描述同性恋恋情时,伊舍伍德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的不公与偏见,以及主角们为了追求爱与自我认同所付出的代价。

4. 叙事风格:此书的叙事技巧也颇为独特。作者采用了一种近似于流意识的叙述方法,将故事情节通过第一人称的角度徐徐展开,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种写法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情节的紧张和角色的心理状态。

5. 文化碰撞:书中不仅仅局限于描述德国本土的文化与社会状态,还涉及了与其他欧洲文化的碰撞。这种跨文化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理解那个时期的国际化都市的复杂性。

6. 艺术价值: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描述,它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语言优美,情感表达丰富而细腻,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与品味的文学佳作。

7. 社会影响:作为一部反映历史的作品,《别了,柏林》对于理解二战前的欧洲社会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帮助现代人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以及在极端条件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别了,柏林》是一部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学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一个特殊时期的柏林,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这本书不仅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历史学者和普通读者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通过对这本书的点评,希望大家能对《别了,柏林》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