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1|回复: 2

《围城》 钱钟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6941453.jpg          

书名:围城
作者:钱钟书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9859438851      

内容简介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重。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19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哲良,默存,号槐聚,中国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 文学研究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赴上海,到光华大学任教。后考取第三届(1935年)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名列榜首,留学英国牛津大学 埃克塞特学院。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多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一级教授。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媛(1937年-1997年)。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1998年逝世,享年88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围城》这部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文笔和深刻的主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内容之丰富、人物之生动,使得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精彩之处。下面将深入探讨此书的几个精彩部分并给出点评:

1. 方鸿渐的留学归国
   - 背景与冲突:书中主人公方鸿渐,一位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其个人经历与心路历程是全书的核心之一。他带着海外学位归来,却在国内遭遇了种种预期与现实的落差,这一设定折射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与价值观的深刻观察与批评。
   - 幽默与讽刺:钱钟书通过方鸿渐的留学经历,运用其独特的幽默感,嘲讽了国内对于留学生的盲目崇拜和留学生自身的虚伪与困惑。
   - 现实意义:方鸿渐的形象及其遭遇,不仅反映了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困境,更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国家与个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2. “围城”隐喻的深度解读
   - 婚姻与围城:小说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于幸福无尽的追求与失望。
   - 社会寓意:围城不仅仅是对婚姻的比喻,也可解读为个体对于社会地位、权力、财富等各方面的渴望与逃离,体现了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困境。
   - 哲学思考:通过围城这一隐喻,钱钟书展开了对于人生、社会、人际关系等多维度的深刻思考,使得这一文本具有了丰富的哲学意味。

3. 知识分子群像
   - 个性与共性:书中每一位知识分子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同时又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特征。他们的困惑、挣扎与妥协,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 社会批判:《围城》通过这群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展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评。他们的矛盾与挫败,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理想的束缚与打击。
   - 文化反思: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对于教育、道德、人性等方面的深刻洞察。

4. 语言艺术
   - 幽默讽刺:钱钟书的语言艺术在《围城》中达到了顶峰。他运用独特的幽默与讽刺,让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时代的无奈与悲哀。
   - 文学技巧:无论是对话还是描写,钱钟书都能准确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使语言成为展现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的重要工具。
   - 文化内涵:书中大量的典故、谚语以及中西文化的比较,不仅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批判精神。

5.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 理想主义的挫败:方鸿渐等人的经历,展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他们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的重压下逐渐被挫败,这种体验引发了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 现实主义的描绘: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细致描绘,钱钟书不仅呈现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借此反映了人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和迷茫。
   - 存在主义的探讨: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书中人物的存在状态、自我认知以及自由意志的探索,均呈现出深刻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

总之,每一部经典作品的背后,都有其独到之处。《围城》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及精彩的文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方鸿渐等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围城”隐喻的深刻解读,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与人性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围城》这部作品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钱钟书在这本书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下面将对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文学地位:《围城》作为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它不仅是作者的文学创作高峰,也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幽默讽刺:书中充满了钱钟书特有的幽默与讽刺,通过对方鸿渐等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知识分子的困境。

3. 人物塑造:方鸿渐等角色的塑造深刻而生动,通过他们的经历,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挣扎。

4. 文化冲突:作品中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方鸿渐的留学背景和他的生活境遇就是这种文化冲突的缩影。

5. 生活百态:钱钟书通过对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围城》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6. 情感纠葛:书中的情感纠葛也是一大看点,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爱情线索,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7. 语言艺术:《围城》的语言艺术颇为高超,钱钟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文本富有文学魅力。

8. 现实批判:小说虽然以幽默讽刺的方式呈现,但不乏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外,在阅读《围城》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注意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
- 体会钱钟书如何运用讽刺手法来反映社会现象;
- 思考书中的婚姻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异同;
- 感受中西文化差异给主人公带来的身份困惑。

总的来说,《围城》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邃的社会思考,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多得的佳作。钱钟书通过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创造了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探讨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