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回复: 1

《八〇年代》 柳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经济 
s30005258.jpg          

书名:八〇年代
作者:柳红
分类:中国 经济
ISBN:9787220111785

内容简介

1980年代是一个经济学家群体作业、团队作业、发挥组合影响的时代。从空间而言,他们的舞台多在北京三里河、月坛北小街、皇城根9号院一带;从人物跨度而言,上下三代。

第一代,出生于1920年以前,几乎都是忠诚于共产主义的“老布尔什维克”。1949年后,是他们怀着后人难以想象的理想,参与创建了中国的计划经济制度;又是他们最早觉悟到这是一个没有出路的制度,以极大的勇气批判、改革他们亲手建成的制度,像孙冶方、薛暮桥、蒋一苇,等等。

第二代,出生于1920—1940年。他们中有的在民国时期上大学,接受了西方经济学训练,像刘国光、董辅礽、高尚全;有的1949年以后入大学,以学习《资本论》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为主,改革开放后,得以学习现代经济学,像吴敬琏、赵人伟。他们年富力强,承担起历史使命,参与了体制改革,也觉悟到经过改革的制度有各种弊端。他们将学术理念、国际视野融合,承上启下,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深刻的历史局限。

第三代,出生于1940—1960年,主体是“老三届”,当过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入体察。1970年代末,他们重新获得受教育机会,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以致用之心,投入改革洪流,风云际会,机缘巧合,以30岁左右的年纪,切入改革核心问题,将发自中国社会基层的改革意愿和呐喊转化成政府的文件政策,转化成学术理论,参与和影响了中国改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三代经济学人为国人接受今天认为的常识付出了极大的心智。这本书选择1980年代的经济学家群体,通过一个一个人物和事件来展现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画面,以及三代经济学人的探索和努力。

本书曾获《新京报》、《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入围新浪、搜狐等媒体年度好书榜。此次增订新收录《历史之棱镜——莫干山会议三十周年再记》、《辉煌,但是不可持续——解读“五道口”现象》、《杜润生:好大一棵树》等篇目,并有著名经济学家朱嘉明先生新序言《1980年代的“民族记忆”》,以及朱嘉明回忆马洪先生的长文《马洪——一位知行合一的经济学家》。

作者简介

柳红,独立学者。1960年生,山西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工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现为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〇年代》这部作品,作者柳红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个特殊群体——1980年代的中国经济学家群体的生活、工作和探索呈现在读者眼前。该书的精彩部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改革初期经济学家的聚焦、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经济学者对政策影响三个层面的讨论:

1. 聚焦改革初期经济学家:
   - 描述了1980年代中国经济学家群体的面貌,包括他们的工作环境及主要活动区域,如北京三里河、月坛北小街、皇城根9号院等。
   - 介绍了第一代经济学家,例如薛暮桥、孙冶方、马洪、蒋一苇等,评价他们既是革命者又是学者的双重身份。
   - 讲述这个时期经济学家群体在中国经济改革中所发挥的集体影响力。

2. 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结合:
   - 分析了1980年代的经济学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念与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
   - 揭示了三代经济学人各自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以及他们之间的思想传承与冲突。

3. 经济学者对政策影响:
   - 展示了经济学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和影响,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
   - 讨论了经济学家如何通过不同的平台和方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政策建议。

4. 经济学家群体形象:
   - 通过对这群体面人物的描写,反映了他们的光荣与梦想,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润色了经济学家作为改革进程中的关键力量,他们如何协作、争鸣,共同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5. 历史背景与事件剖析:
   - 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背景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1980年代的历史脉络和改革进程。
   - 作者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剖析深入细致,使得读者能够从宏观层面把握那个时代的经济改革。

6. 经济学家生活状态:
   - 除了专业成就,作者还关注了经济学家的日常生活与个人经历,为这些经济学大家描绘了生动的形象。
   - 书中不仅谈及了经济学家的工作,还涵盖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展现了其全面的人生观。

7. 社会文化环境互动:
   - 描述了经济学家与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包括他们如何受到社会变化的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影响社会。
   - 体现了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而是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紧密相连。

8. 写作风格与结构安排:
   - 作者柳红的写作风格清晰而流畅,既有丰富的史料细节,又不失文学性,读来引人入胜。
   - 结构上,作者巧妙地将经济学家的个人故事与时代大事件相互交织,形成一部宏观与微观兼具的历史叙述。

此外,涉及这些精彩部分时,读者可能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19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具体背景,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 认识书中提及的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贡献,可以加深对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的认识。
- 考虑到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众多,边阅读边做一些笔记可能会有助于更好地消化和记忆信息。

综上所述,《八〇年代》是一部以经济学家群体为中心,反映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图景的非虚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一代经济学人的思考和行动,也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通过对这本书精彩部分的点评,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与情怀,以及他们在国家发展历程中所作出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