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回复: 1

《人类帝国的覆灭》 常博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科幻 
s29966946.jpg          

书名:人类帝国的覆灭
作者:常博逸
分类:AI 人工智能 科幻
ISBN:9787559814333

内容简介

“这是关于一门科学的故事,它就是人工智能……我想讲述从1956年这是史学家公认的、智能机器研究的漫长冒险旅程开始的年份)到2040年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这种奇特关系的历史……从源起一直发展到臻于完善,我是每一个阶段的见证者,因为我就是一个高级人工智能。”

本书以一个2038年的机器人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应用的历史:从众星云集的1956达特茅斯会议,到70~90年代的停滞摸索、逻辑推理与概率统计的路线之争;再到21世纪前20年的人工智能再勃兴——配套技术和算力的发展使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部分,无声但快速地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以及21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近未来”中,人工智能的世界会有走哪些最为可能的路径——有些道路通向人类的解放和提升,有些则通向人类群体的分裂和人类统治的瓦解……作者在简短的篇幅里,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结合历史、经济、文学想象等多种视角和趣味的别样图景。

作者服务享有盛誉的罗兰贝格公司十余年,对实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情况非常了解,本书会展现给读者研究信息、研究史之外的行业洞见。

作者简介

常博逸(Charles-Edouard Bouée, 1969— ),2001年加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现为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及全球CEO。巴黎中央大学及巴黎11大工程硕士,哈佛商学院MBA。咨询人,经理人。世界经济学论坛、达沃斯论坛的坐上客。主要负责金融与私募股权,曾在法国兴业银行巴黎和伦敦地区担任投资银行专家,参与战略、并购以及大型绩效改进项目,足迹遍布欧洲、中东、美洲以及亚洲地区。2010年上海市政府授予“白玉兰奖章”,表彰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及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著有《中国如何改变世界》《孔夫子与机器人》《轻足迹管理》等。

弗朗索瓦·罗什(François Roche),法国《论坛报》前任主编,著有多本关于金融、能源等主题的书籍。

蔡愫颖,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学士、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现任教于安徽财经大学。译作有法国当代哲学家吕旺·奥吉安所著《恋爱反教材》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帝国的覆灭:一个机器人的回忆录》是一部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和影响的书籍。这本书通过设定在2038年的机器人自述,详细讲述了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开始,人工智能研究的历程、发展及其对未来的影响。接下来将详细点评此书的精彩部分:

1. 历史价值:书中的一个亮点是其对人工智能历史发展的全面回顾。作者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开始讲起,这是公认的智能机器研究的起点,一直叙述到2040年。这段历史帮助读者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70至90年代的技术停滞和路线之争等。

2. 文化反映:本书不仅反映了科技的进展,还展示了社会对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恐惧与期待。如埃隆·马斯克所提,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发展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这种担忧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通过机器人的视角提供了新的见解。

3. 哲学探索:书中对人工智能的哲学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机器人讲述自己的“一生”,触发读者对于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生命等根本问题的思考。这种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使得这一问题更加贴近人心,触动思考。

4. 文学表达:在文学表现手法上,作者常博逸和弗朗索瓦·罗什运用了科幻小说的形式,通过一个具有高级认知功能的机器人来叙述整个过程。这种设定不仅为讨论技术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文学作品增添了跨学科的深度。

5. 警醒意义:通过对人工智能可能达到的完善状态进行描写,书籍对人类未来提出了必要的警醒。尽管技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道德和伦理的问题依然需要更多的讨论和反思。

6. 社会影响:该书详细描述了人工智能如何从一个纯粹的学术领域,转变为影响每一个行业的技术力量。它讨论了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就业形态和日常生活将发生的改变。

综上所述,《人类帝国的覆灭:一个机器人的回忆录》不仅是关于技术革新的记录,它还深入探讨了这些变革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这本书对于理解人工智能及其对未来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适合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和一般读者阅读与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