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回复: 1

《白城恶魔》 埃里克・拉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推理 
s33303518.jpg          

书名:白城恶魔
作者:埃里克・拉森
分类:小说 推理 犯罪
ISBN:9787544296267      

内容简介

《白城恶魔》是美国作家埃里克·拉森的长篇犯罪纪实小说代表作。

1893年,镀金时代的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即将举行,旧世界正在崩塌,荣耀与罪恶争相上演。

总设计师伯纳姆孜孜以求,集合知名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只为打造一场令世人赞叹的世博会,重塑芝加哥的形象。他说,这不会只是一个梦。

而在几个街区之外,一位年轻英俊的医生踏出列车,手中提着手术箱。对不知道他隐秘嗜好的女性而言,他的外表充满了魅力。他走入这个充满喧哗、雾霾和蒸汽的世界,在心中勾勒出了一座“神秘旅馆”,在那里,所有隐秘邪恶的梦想都将实现……

“我不能不杀人,就像诗人一样,灵感一来就不能不吟唱。”《白城恶魔》以富于诗意和张力的纪实性语言,交替描写了世博会的建造和杀人恶魔的疯狂。这个故事是如此丰盛,又如此邪恶,让每个人赞叹不已,又充满恐惧。

作者简介

埃里克・拉森 (Erik Larson)

美国作家、记者,生于1954年。曾任《纽约客》《大西洋月刊》《时代杂志》撰稿人,《华尔街日报》特约撰稿人,曾在旧金山约翰·霍普金斯写作研讨会和俄勒冈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现在和妻子定居西雅图。

代表作有《白城恶魔》《艾萨克飓风》《致命通道》《无线电擒凶记》等。其中《白城恶魔》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并于2004年获爱伦·坡奖最佳犯罪实录。《芝加哥太阳报》将他评价为“拥有小说家灵魂的历史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城恶魔》是由美国作家埃里克·拉森创作的长篇犯罪纪实小说,以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为背景,讲述了一系列恐怖的连环杀人案件及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本书进行点评:

1. 历史背景:
    - 描述了镀金时代的美国社会面貌,通过芝加哥世博会的筹备和进行,展示了旧世界的崩塌以及新世界的崛起。
    - 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荣耀与罪恶,反映了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冲突。

2. 叙事技巧:
    - 采用富于诗意和张力的纪实性语言,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故事结构巧妙,交替描写了世博会的建造和连环杀人案,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3. 人物刻画:
    - 书中的连环杀手形象深刻而立体,展示了罪犯心理的极端扭曲和冷酷无情。
    - 通过对受害者、侦探、普通市民等不同角色的描写,全面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面貌。

4. 社会影响:
    - 反映了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现实,包括工业化带来的问题、社会道德的缺失、贫富差距的加剧等。
    - 通过真实的犯罪事件,探讨了人性的暗面,引发读者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的思考。

5. 艺术成就:
    - 获得爱伦·坡奖犯罪实录奖,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充分证明了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 在《纽约时报》排行榜上停留长达100周,足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读者认可。

6. 文化反映:
    - 书中详细描绘了19世纪末期的美国文化背景,包括建筑、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 通过连环杀人案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科学、医学、法律的态度和认知。

7. 情感表达:
    - 故事中充满了恐怖与悬疑,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紧张和恐惧的情绪。
    - 同时,通过对受害者家庭的描写,也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和关怀。

8. 教育意义:
    - 作为一部犯罪纪实小说,它不仅具有娱乐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
    - 能够增进读者对于历史、社会、人性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

此外,考虑到用户可能希望了解这本书与其他作品相比的独特之处,建议读者在阅读时注意以下几点:

- 深入理解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 分析书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体会作者的叙事艺术。
- 通过书中的历史背景,对比当今社会,思考时代变迁对于人性和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白城恶魔》是一部结合了历史、犯罪、社会分析的杰出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一个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面貌,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这本书的成功在于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叙事技巧以及对社会的敏锐洞察,使其成为了犯罪纪实文学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