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回复: 1

《马尔特手记(译文经典)》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6947316.jpg          

书名:马尔特手记(译文经典)
作者: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分类:奥地利 小说 文学
ISBN:9787532753215      

内容简介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其作品浩瀚,题材涉及广泛,有诗歌、小说、书信、日志、传记、艺术随笔等;一生还译有大量英、法、美、俄等国的文学作品,可谓多才多艺。

《马尔特手记》为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它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小说由71个没有连续情节,又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因为共同的主题——爱、孤独、恐惧、疾病、死亡、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作者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马尔特手记》系译者花费多年心血精心翻译而成,也是国内唯一的全译本。

作者简介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1875—1926)出生于布拉格。少年时期五年的军校生活使他的肉体和精神都备受摧残。他具有女性的气质,极度敏感、柔弱,狂热而忧郁。诗人二十岁离开故乡,从此开始一生的流浪、沉思和写作。早期的诗主要抒发个人的感受,纤巧华丽。中期则以“客观的描述”为艺术原则,偏重于写实的“物诗”在语言风格上已自成一体。《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这两部晚期代表作,是里尔克一生的经验和思辨的结晶,诗人从此对此在作出了独特而深刻的阐释,同时带给人一种悲剧韵味的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马尔特手记》的心灵启示

《马尔特手记》这本书,由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所著,借助于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这一角色,将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交织呈现。书中所展现的七十一个笔记体断片,每一部分都如孤立的岛屿,让人在阅读中体验到一种非线性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阅读这些手记,我被作者对细节的捕捉和心灵深处的剖析深深折服。里尔克巧妙地利用片段化的叙述结构,使得整个故事如同一幅精心拼贴的画卷,每个片段既是独立的个体,又与其他片段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书中对于丹麦青年诗人性情中孤僻、敏感的刻画异常深刻,这种性格的描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作者自身的影子。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自我投射,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真实而具有代入感。在对周遭生活的观察中,里尔克展示了其敏锐的感知能力,他通过布里格的眼睛,将读者的视角引向那些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的美好与哀愁。

此外,作者对历史人物故事的采撷以及对童年回忆的处理,增添了小说的文化底蕴和时空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在寻找个人身份和归属感的隐喻。每当翻开一页,似乎都能听到里尔克心灵的回响,跟随着布里格的脚步,去探索那灵魂深处未知的领域。

《马尔特手记》并非简单的自传式叙述,它更像是一部心灵咏唱,将个人情感与宇宙共鸣结合起来,呈现了一个诗人内在的宏大世界。在这世界的每个角落,里尔克都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将人性的光辉与阴影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文学的力量——它能让人在短暂的瞬间,穿越时间与空间,深入一个诗人的灵魂深处,体验一场精神上的洗礼。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无疑使《马尔特手记》成为了值得一读的文学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