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8|回复: 1

《同名人》 裘帕・拉希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3303478.jpg          

书名:同名人
作者:裘帕・拉希莉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33956912      

内容简介

《同名人》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的首部长篇小说的精装本,内附精美书签。小说讲述了在美国出生的印裔男孩果戈理童年、少年直到青年的人生经历。

果戈理的父亲名叫艾修克,意为“超越悲伤的人”;母亲名叫阿西玛,乃是“无限无极的女子”。艾修克年轻时遭遇一场火车脱轨事故,因为 一本《果戈理小说集》而幸免于难。为此,当他的儿子在美国出生时,他给儿子起名“果戈理”。

果戈理有着印度移民孩子勤勉的长处,同时兼具美国少年的叛逆个性,成年之后拥有成功的事业,也结识了纽约上层家庭的女友。他要跳出印度人的圈子,可ZUI终还是与一位印裔女孩结婚……

经历生与死、相聚与别离,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两种文化间撕扯、挣扎、逃离与回归,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

作者简介

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 1967— ),美国作家,以处女作《解说疾病的人》获得2000年度的普利策文学奖,成为历史上ZUI年轻获奖者。

她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1999)与《不适之地》(2008),长篇小说《同名人》(2003)、《低地》(2013)和《我在何处》(2018),以及随笔集《另行言之》(2015)与《书之衣》(2016)。

《同名人》因人气甚佳,于2006年被改编为电影,广受好评。

《低地》进入了布克奖短名单(2013),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2013),入围橘子奖短名单(2014),并斩获DSC南亚文学奖(2014)。

除上所述,拉希莉还揽获了诸多文学奖项,包括普利策文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美国笔会/海明威文学奖年度ZUI佳虚构处女作等。

此外,拉希莉还先后获得古根海姆奖(2002)及美国文学和人文科学委员会的国家人文奖章(2014)。

译者简介吴冰青,物理学博士,供职于华尔街金融机构。爱好文学,出版的译作包括《解说疾病的人》《第二十二条军规》《同名人》等。

卢肖慧,毕业于纽约大学商学院。从事文学翻译十余年,以美国现、当代文学为主,译作有《同名人》《解说疾病的人》《漫长的告别》《已知的世界》《呼吸课》《番石榴园的喧闹》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同名人》深度点评

裘帕·拉希莉的《同名人》以印裔男孩果戈理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展开了一幅印度移民家庭在美国建立新生活的历史画卷。书中通过这个在美国出生的印裔男孩的成长历程,反映了文化碰撞与融合、身份认同与自我寻找的主题。

这部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其细腻的笔触与深刻的主题相结合,呈现了主人公果戈理从童年到青年期间的内心世界变化。裘帕·拉希莉用她那温柔而精准的文字,刻画了角色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挣扎与不易,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纠结和成长带来的疼痛。

书中对家庭关系的描写特别引人入胜。果戈理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体现了作者对于第二代移民特殊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理解。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家庭琐事,构建了故事深层的情感基础,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贴近现实,更能触动人心。

《同名人》不仅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文化认同和自我寻找的作品。书中的果戈理经历了名字的改变,这一细节象征着他对自己身份的探索和对文化归属感的追问。随着情节的推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印度传统与美国现代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引导读者思考姓名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与个人身份的关系。

作为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裘帕·拉希莉在《同名人》中展现了她极其丰富的文学素养和对人类深层情感的洞察力。通过果戈理的故事,她不仅讲述了一个印度移民家庭的生活,更是折射了无数追求梦想与坚持信仰的移民家庭的影子。

《同名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人的叙述,成为了我读过的书中的一部精彩之作。它不仅让人深思,还让人感受到共鸣,是那种在每个深夜灯下都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