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回复: 1

《骂观众》 彼得・汉德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41E8bkVAqcL.jpg          

书名:骂观众
作者:彼得・汉德克
分类:奥地利 文学
ISBN:9787208108462      

内容简介

◎ 藐视观众 藐视剧场 的经典之作

◎ 如入刑室,如坐针毡,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 维姆·文德斯最爱的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追随的偶像

◎ 本书为剧本集,由三部剧作组成,包括《自我控诉》《骂观众》和《卡斯帕》 。

《自我控诉》只有两个自我控诉者,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角色 。两个 站在空空如也的舞台上的人物从头到尾诉说着自己的冒犯行为,没有情景,没有对话,只有声音的交替变化。

《骂观众》全剧没有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性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没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读来令人如入刑室,如坐针毡,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卡斯帕》对传统戏剧的颠覆性堪比《等待戈多》,它表现的是一个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学习说话。汉德克表达的是人学会了说话后,人如何为语言所折磨,人如何成了语言的奴隶,如何为语言所控制,而这“语言”又常常仅仅表达了传统的意识或统治者的意识而已,如今,正是这种语言已经驯化了人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骂观众》这本书的精彩部分在于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精彩部分的点评:

1. 独特的叙事手法:
   - 《骂观众》全剧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和场次,不依赖戏剧性的人物和事件,而是采用四个无名的说话者在空旷舞台上直接与观众交流,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戏剧的框架,创造了一种新颖的叙事模式。
   - 作品中“谩骂”观众的表现手法,可以视为对传统戏剧形式的挑战和颠覆,也是对观众期待的一种反思,这种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为戏剧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 深刻的主题思考:
   - 通过剧中人物对自身冒犯行为的诉说,汉德克探讨了个体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问题。
   - 在《卡斯帕》中,通过主人公的语言游戏,汉德克深入探讨了语言与人的关系,展现了人在语言世界中的异化和束缚,以及通过言语获得自我认知的过程。

3. 探索人际关系:
   - 在这几部剧作中,说话者与观众之间的对话,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和复杂性,体现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人际疏离的关切。

4. 反映社会现实:
   - 汉德克通过对传统戏剧元素的否定,隐喻了对现有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包括对媒体、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反思,显示了作品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5. 语言和话语的游戏:
   - 作品中时间和空间似乎只存在于话语之中,汉德克通过这种手法强调了语言在构建人类认知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表现了话语如何构建和消解现实。

6. 促进文学反思:
   - 汉德克的作品促进了关于文学本质和功能的讨论,引导读者思考文学作品如何影响和塑造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

7. 扩展戏剧表现形式:
   - 汉德克摒弃传统的布景和幕布,将观众带入一个裸露的表演空间,促使人们重新定义戏剧的表现形式,并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彼得·汉德克的《骂观众》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独到见解的作品,它不仅以其独创的叙事技巧和对传统戏剧形式的挑战吸引了广泛的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而且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现代戏剧文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