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7|回复: 1

《画梁春尽落香尘》 刘心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s33312397.jpg          

书名:画梁春尽落香尘
作者:刘心武
分类:文学 经典
ISBN:9787559633484      

内容简介

◆ 三篇“红学探佚”小说——《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妙玉之死》

◆ 探微一花一木,妙解一字一音

◆ 重温故人旧梦,参透曹公本心

=========================================================

“画梁春尽落香尘”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对秦可卿命运的暗示。

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入手,探讨了秦可卿、贾元春、妙玉之死因,并附有百多年来红学研究中前人未及道出的憬悟,包括秦可卿的出身和遗言、太虚幻境四仙姑的预示等内容。

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关于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小说,这些学术小说建立在坚实的考据基础上,人物血肉丰满,情节起伏跌宕,细节丰富生动,内行可以看门道,外行可以看热闹。

本书还收入“红学”论说、随笔多篇,文笔轻松活泼,读来如吮橄榄,回味多滋,意蕴深远。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

=========================================================

★ 红学家刘心武毕生“研红”心血结晶,揭秘《红楼梦》中不为人知的真相,三篇探佚小说写作形式新颖,故事生动曲折,是刘心武续写《红楼梦》的基础。

★ 特别收录刘心武与红学大家周汝昌从未公开过的探讨红学的信件若干,每一封信都是一篇难得的学术文章。两辈红学家观点碰撞,你来我往,精彩纷呈。另有周汝昌赠诗数首。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曾当过中学教师、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梁春尽落香尘》是刘心武以小说家的角度与笔法,将文史结合,推测叙写《红楼梦》背后的故事。这本书的精彩部分包括秦可卿的出身和遗言、太虚幻境四仙姑等内容解读,以及作者与红学名家的书信往来。下面是对精彩部分的点评:

1. 《红楼梦》人物命运的暗示:刘心武在书中深入探讨了秦可卿、贾元春、妙玉之死因,通过对这些人物命运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与事件。

2. 秦可卿的出身和遗言:书中对秦可卿的出身和遗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其背后深层的意义和影响,这些解读对于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3. 太虚幻境四仙姑:太虚幻境四仙姑的讨论,不仅丰富了《红楼梦》的神秘色彩,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视角来审视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

4. 两辈红学名家书信往来:刘心武与周汝昌等红学名家的书信往来,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理解《红楼梦》的研究历程和学术争论。

5. 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刘心武将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使得整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研究,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探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6. 作者的小说家笔法:作为一位资深小说家,刘心武的笔法流畅而引人入胜,使得这本研究作品读起来如同一部精彩的小说,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7. “红学”研究的推动: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引发了大众对“红学”研究的极高热情,也为《红楼梦》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角度,推动了“红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的来说,《画梁春尽落香尘》的精彩部分在于作者刘心武对《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深刻解读,特别是对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等人物的分析,以及对太虚幻境四仙姑的讨论。同时,作者与红学名家的书信往来,以及其独特的文史结合研究方法,都极大地丰富了《红楼梦》的研究内容,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这本书不仅是《红楼梦》爱好者的必读之作,也是文学和历史爱好者的宝贵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