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回复: 1

《胡适四十自述(作家榜经典文库)》 胡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化 随笔 
516qA5UCVGL.jpg          

书名:胡适四十自述(作家榜经典文库)
作者:胡适
分类:文化 自传 随笔
ISBN:9787533955779      

内容简介

近百年来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传记文学代表

胡适亲笔自传讲述心智成长经历

文化大师胡适亲笔自传,娓娓道来童年在家乡安徽、少年到上海求学、青年赴美留学以及海归回国后的成长细节。胡适的人格、学养、信念与成长历程一目了然,读来如同亲历,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胡适( 1891.12.17—1962.02.24 )

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

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

幼年在家塾念书。

13岁到上海求学。

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

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26岁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率先倡导推动“新文化运动”。

历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72岁逝于台北。

胡适一生著述丰富,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均有开创性贡献,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适的《四十自述》并非一部普通的自传,而是一次文人自我探索与反思的旅程。这本书以其精炼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得以窥见这位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该书部分精彩内容的点评:

1. 幼年熏陶:胡适在书中描述了他的幼年时期,着墨于父母的熏陶和教育。他三岁识字,父母亲给予的不仅是知识的启蒙,更是品德的培养。这一段内容充分展示了胡适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这如何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 家乡教育:在家乡教育阶段,胡适接触到了白话文,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他后来推动白话文运动埋下了伏笔。书中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少年胡适对文学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文学教育的一角。

3. 上海求学:胡适在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他在上海的求学经历。他学习国文、英语、物理等科目,这段经历让他逐渐认识到中国文学“有文无质”的局限。这一认识最终影响了他一生的学术追求和文化立场。

4. 国外学习:讲述胡适在国外学习的经历时,他并未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深入地分析了与同学探讨中国问题的心路历程。这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与国家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

5. 中国公学时日:在中国公学的经历是胡适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一段时光。书中对这一时期的描述不仅反映了胡适的青春热血,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和社会责任感。

6. 心路历程:贯穿全书的是胡适的心路历程。这部自传不仅仅是外在事件的记录,更是胡适内心世界的折射。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如何坚持自我、不断求索的精神面貌。

7. 写作风格:胡适的写作风格清晰、朴素而不失深刻。他能够在简短的篇幅内,用质朴的语言,展现复杂的思想与情感。这种风格使得《四十自述》即便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依然可读性很强。

8. 文化价值:《四十自述》不仅是胡适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民国时期文化与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胡适的眼睛,读者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变革和社会动荡。

总的来说,《胡适四十自述》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文人的成长和心路历程,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胡适以他特有的文笔,将个人的历史与整个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