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2|回复: 1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贺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哲学 
s10250054.jpg          

书名: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作者:贺麟
分类:哲学 思想史 新儒学
ISBN:97872081039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贺麟的著作集之一,原名《当代中国哲学》,撰成于1945年,由重庆胜利出版公司印行,著者修订后,于1989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印行新版,更名为今名,2002年由商务印书馆再版。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中国哲学的调整与发扬”、“西方哲学的绍述与融会”、“时代思潮的演变与剖析”三章,从新心学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约五十年时间中国接受西方哲学影响,以及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下编则深入探讨了“知行”学说问题。

作者简介

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国内外久享盛名的西方哲学专家、翻译家,于黑格尔哲学无不精通,论述遍及黑格尔哲学的各个方面,他翻译的《小逻辑》,学术界公认为是继严复《天演论》之后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中译本;对斯宾诺莎、怀特海等西方近现代哲学家都有深入的研究。贺麟在中国哲学方面也颇有建树,1930年代创立了与冯友兰“新理学”相对的“新心学”体系,是现代早期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译著还有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等,主要著作有《近代唯心论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是贺麟先生深入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中国哲学发展的著作,这本书不仅追溯了中国现代哲学的脉络,还从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继承与西学引入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以下是对书中精彩部分的分析:

1. 东西哲学融合:
   - 贺麟先生在书中描述了西方哲学思想与传统中国文化的交汇,反映了中国学者在面对西方哲学时的开放态度和选择吸收的努力。
   - 作者对于西方哲学在中国传播过程的绍述与融会,提供了观察中国知识分子如何通过哲学思考来应对社会变迁的视角。

2. 历史哲学对话:
   - 上下两编的构思,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大约五十年中国哲学的发展面貌,以及新心学对中国哲学调整与发扬的影响。
   - 通过对时代思潮的演变进行深入剖析,贺麟试图找出哲学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揭示了哲学思考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 哲学思想碰撞:
   - 介绍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哲人的思想,并且对他们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比较研究,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哲学思想碰撞的激烈场面。
   - 特别提到了重要哲学家如熊十力、胡适、金岳霖等对中国哲学研究的独特贡献,这些亮点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哲学的多元面貌。

4. 实践理论探讨:
   - 贺麟先生深入讨论了“知行”问题,这一中国哲学的核心议题,他从哲学史的角度出发,一直讨论到孙中山先生的学说,甚至涉及毛泽东的《实践论》。
   - 对于“知行”问题的探讨,凸显了中国哲学的实践性特征,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密切联系。

5. 文化传承创新:
   - 贺麟先生所采用的“新心学”角度为理解和评价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
   - 书中对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的继承和发扬所进行的探讨,体现了作者对保持文化连续性的同时追求创新的认识。

6. 个案分析比较:
   - 通过对各位哲学家的个案分析,作者展现了他们各自哲学体系的特点与独到之处,同时也进行了横向比较,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各位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7. 批判思维思辨:
   - 贺麟在书中不断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去审视各种哲学流派及其影响,这种态度促进了学术的深化和思想的多元化。

8. 语言表达深邃:
   - 尽管书中讨论的主题复杂深邃,但贺麟先生的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使读者能够在看似晦涩的哲学研究中易于理解并把握作者的观点。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不仅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贺麟先生对于半个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深刻反思和总结。此书不但为中国现代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独到的见解,而且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考对当代读者仍具有很高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