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回复: 1

《大自然的猎人》 爱德华・威尔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传记 科普 
s32293574.jpg          

书名:大自然的猎人
作者:爱德华・威尔逊
分类:博物.自然.科普.传记
ISBN:9787508676180      

内容简介

爱德华・威尔逊,他是当今世界美国蚂蚁研究翘楚,“社会生物学”理论之父,被誉为“达尔文之后博物学家的绝响”。在他的自传中,威尔逊用优雅风趣的文笔,将他跌宕曲折的人生经历,与科学家成长之路娓娓道来:他在大自然冒险中度过了孤独童年,天生对自然充满好奇心与亲近感;青年时代确定研究蚂蚁物种作为学术方向,首先要克服经济拮据的困境;与生物学同人一道探访西印度群岛,将岛屿上蚂蚁的生态分布尽数掌握;在哈佛教学期间,为进化生物学而与主流的分子生物学巨星们分庭抗礼……

在威尔逊的人生故事中,他冒险奋进、不畏风雨、热情达观,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崇敬,和地球所有生命的深沉关怀。他也带我们畅游缤纷的自然世界,教给我们观察生物的知识、技巧和趣味,繁忙的家蚁、凶猛的毒蛇、斑斓的热带飞鸟,都与威尔逊有着亲密互动。

书中不仅有对生态美景的动人描摹,也有和学术群星的交流。从DNA之父、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到杰出古生物学家古尔德,再到人类学之母玛格丽特·米德、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20世纪各领域科学家纷纷登场,威尔逊用调侃的笔调,回忆恩师挚友和学术劲敌,把学术八卦一网打尽。

这是一位终其一生探索自然的博物学家,将毕生经验献给有志于学的青年读者。他将带你见识科学的信仰和大自然的神圣殿堂。

作者简介

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

1929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成长于当地小镇莫比尔。

他在一次钓鱼的事故中失去了右眼的视力,但健全的左眼更让他专注于细小事物。

1947年进入阿拉巴马大学生物学系,专攻昆虫学。

后转入哈佛,探访西太平洋群岛等地,掌握完整的蚂蚁生态分布图谱。

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

他与麦克阿瑟共同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

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新学科,让美国生物学界和普通大众为之震动;

“生物多样性”概念由他倡导,成为影响全球的环保理念。

威尔逊退休后致力于人文科学写作,从科学中寻找哲学写作的养料。

《自然》杂志评价他“既是世界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写作者”,他的《蚂蚁》和《论人性》曾两度获普利策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大自然的猎人》评析

《大自然的猎人》是爱德华·威尔逊自传性质的杰作,它不仅记录了一位博物学家的探索旅程,还展现了他对大自然深沉的爱与思考。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观察,让读者仿佛随着作者一同穿越亚马逊雨林,探寻物种多样性的奥秘。

书中一处让人印象深刻的章节,描述了爱德华·威尔逊在哈佛大学获得佩莱格里诺教职的经历。这个荣誉不仅是对他学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社会生物学理论推广的一种肯定。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界对于原创思想和刻苦钻研的高度重视。

另一处精彩部分在于他如何将个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威尔逊笔下的自然界既是研究对象,也是心灵归宿。他以蚂蚁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社会生物学的理念,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公众可以理解的知识。

书中也不能忽视的是那些描写自然景观和生物的细腻段落。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界的精确观察和深厚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丰富多彩。正如豆瓣上高达8.7分的评价所体现的那样,《大自然的猎人》是一本能够触动人心、启发思考的佳作。

或赞颂其在生态保育方面的号召,或欣赏其在科学传播上的贡献,这本书的价值多面而深远。通过阅读,我感受到了作为学者的威尔逊如何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始终不失对大自然敬畏和爱护的初心。

《大自然的猎人》不仅是一部科学自传,更是一段对自然世界无尽探索和深情告白的记录。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学家如何将对自然界的热爱转化为毕生的研究,并努力向公众传达这种热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