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回复: 1

《世纪的哭泣》 兰迪・希尔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科普 纪实 
s33531939.jpg          

书名:世纪的哭泣
作者:兰迪・希尔茨
分类:科普 纪实 艾滋病
ISBN:9787532781331      

内容简介

作者以广泛而全面的新闻调查,讲了一个故事:

艾滋病,为什么会在美国流行?

为什么在这场灾难中,时间就是生命?

故事是以时间为脉络呈现给大家的,在阅读过程中,你将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是如何在美国发现并扩散的,从中你将看到影响艾滋病的大量事件及各种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门、医疗及研究机构、同性恋组织、媒体中的个体。它在以大量事实刻画人类的懦弱、绝望、自私、贪婪的同时,也以精彩的细节呈现了人类在死亡危机时的勇气、进取、无私、悲悯。

本书1987年获得石墙图书奖,作为20世纪美国同性恋历史上最具预见性的编年史,被译成7种语言。

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93年被HBO拍成电影,共获20项提名、9个奖项,包括1994年的艾美奖。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被《时代周刊》列为“百大非虚构经典”。

作者简介

兰迪・希尔茨(Randy Shilts,1951—1994),1980年代初第一批意识到艾滋病问题的美国记者之一。

197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新闻专业,但作为出柜的同性恋者,在当时报社和电视台的恐同环境下难以找到全职工作。

做了几年自由记者之后,1981年,他进入 《旧金山纪事报》,成为国内新闻记者,也是全职报道艾滋病的首位记者。他一直致力于艾滋病报道,包括医学、社会、政治影响方面,他的作品因极具叙事性、将个人故事与政治和社会报道交织在一起而备受赞誉,因此,他被誉为“同性恋生活的杰出的编年史作家和同性恋问题的发言人”。

1988年,希尔茨荣获美国新闻工作者和作家协会颁发的杰出作者奖。

1999年,纽约大学新闻系将希尔茨的1981年至1985年的艾滋病报道评为“美国20世纪新闻作品100强”的第44位。

在写作本书期间,他接受了艾滋病检测,并要求医生在他写完之前不要告诉他结果,以免影响他的客观判断。在把稿件交给出版商的当天,他被告知艾滋病病毒阳性,在服用抗艾滋病药物AZT几年后,1994年死于艾滋病并发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纪的哭泣》是由兰迪・希尔茨所著,这部作品深入探索了艾滋病在美国流行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展现了那些在灾难中挣扎求存的人们,以及时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下面将围绕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深度揭示艾滋病流行原因
   - 全面调查分析:作者通过广泛而全面的新闻调查,详细分析了艾滋病为什么会在美国大流行,探讨了疾病的起源、传播途径和社会对患者的态度等多重因素。这种深入浅出的分析方式让读者能够全面理解这一复杂话题。
   - 社会影响探讨:书中讨论了艾滋病对不同群体,包括同性恋者、血友病患者、吸毒者等的影响,展示了疾病如何加剧社会不平等和歧视现象。

2. 真实案例的感人叙述
   - 个体故事展现:通过真实人物如弗朗西丝·博尔切特、爱德华·布兰特等的故事,展示了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在面对疾病时的痛苦与挣扎,增加了书籍的感染力和共鸣。
   - 科学斗争记述:描述了弗朗索瓦丝·巴尔等科学家在艾滋病病毒研究上的不懈努力,反映了科学界与病魔赛跑的紧张局面,凸显“时间就是生命”这一主题。

3. 丰富背景信息的铺陈
   - 历史背景描述:本书详细讲述了艾滋病的历史背景,包括病毒的来源、早期的病例发现以及疾病的快速传播过程。
   - 全球影响分析:除了美国,还涉及了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影响,让读者能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

4. 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 政治决策批评:书中指出政府机构在应对艾滋病危机时的缓慢和失策,批评了政治决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 社会态度反思:通过对社会各界对艾滋病态度的描述,促使读者反思社会偏见与歧视对疾病防控造成的障碍。

5. 科学研究的挑战
   - 科研挑战揭示:本书揭示了科研人员在艾滋病防治研究中面临的困难,包括资金不足、社会偏见等,突显了科学研究的不易。
   - 疫苗治疗探索:详细介绍了当时艾滋病疫苗开发和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让读者对治愈艾滋病保持希望。

6. 人文关怀的彰显
   - 对患者的同情:通过对患者境遇的描绘,显示了作者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深切同情和理解,强调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 社会责任感呼吁:书中呼吁社会各界在面对艾滋病这一共同敌人时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共同构建更加健康、包容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世纪的哭泣》不仅是一部关于艾滋病的科学调查作品,更是一本融合了深刻人文关怀与社会批判的非虚构杰作。它不仅为读者呈现了艾滋病的多维度影响,也激发了公众对于疾病、科学、社会与个人责任的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