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回复: 1

《四书五经(全本全注全译)》 陈晓芬/徐儒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哲学 
51qm-ZEfFlL.jpg          

书名:四书五经(全本全注全译)
作者:陈晓芬/徐儒宗
分类:古籍 哲学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经典“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在“四书”中,《论语》《孟子》原自有书,而《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并为其作集注。因为它们出自儒家早期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四书”。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从元代开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教科书,成为科举取士的指定书目,在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儒家本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经》到西汉时失传。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五经博士,“五经”之名首次出现。唐太宗时期,孔颖达等人奉诏撰修《五经正义》,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即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四书五经”合称,在南宋末年就已出现。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陈普在注释《大学》时说道:“四书五经,凡言道者,大略皆如此。”清代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延用其说法:“元人因之,而制为四书五经疑。明初用四书疑,后乃改四书五经义。”

此次出版的“四书五经”大字本,是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审校而成。“全本全注全译”的形式,可方便读者无障碍地阅读经典、理解经典、品味经典。

具体书目:☆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论语》是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体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重要思想——仁,这一思想贯穿到他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的主张,所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语言精炼,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 《大学》传说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整理而成。揭示了为学的内容和顺序,明确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又有“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纲八条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中庸》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中庸》提倡自我教育,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我监督,君子慎其独也,自我完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境界,可以说后来的宋明理学之所以能达到哲学高峰,与《中庸》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合成孔孟。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孔孟之道”。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效仿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但其政治主张也不被重用,于是退隐与学生一起著书立说。《孟子》一书的主题即“讲道德,说仁义”。大义凛然,文思敏捷,善于辩论。他还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民贵君轻”的概念,主张“性善论”。孟子强调修身养性,讲求修心,善于“养浩然之气”,这是他和孔子的不同,为后世无数儒生所继承和传扬。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诗经》是经过很多人长时间的收集整理加工而成书,非一人一时之功。它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 首(另有6篇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不包括在内)。《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诗经》。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了诗歌。《诗经》是按《风》 《雅》 《颂》三类编排的。《风》大多为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反映了民风民俗和现实生活,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大部分是贵族宴享时的乐歌,也有一部分是民间歌谣。《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艺术手法,可用“赋”“比”“兴”三字来概括。《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它“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原则和精神风貌。

☆ 《尚书》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它是上古历史文献资料的汇编。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四代上自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约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资料可分为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号令和君臣对话,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今文尚书》比较突出的思想是“敬天保民”,《古文尚书》的精要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其中周书的《大诰》《康诰》《酒诰》等诰辞和《殷书》的《盘庚》三篇由于历史久远,艰涩难读,被韩愈谓之“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但古奥质朴正是《尚书》的语言特色,可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韵文总集,所谓“饱读诗书”的“诗书”最初便分别指《诗经》和《尚书》。

☆ 《礼记》是关于“礼经”的“记”,即对“经”的诠释讲解,是礼学家对礼经的解释以及他们所采择的各种意见的辑录。传世的《礼记》,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分。《大戴礼记》,相传是由西汉时期的礼学家戴德编纂;《小戴礼记》,相传是由西汉礼学家戴德之从兄子戴圣编纂。我们的《礼记》是指《小戴礼记》,共四十九篇,是一部以儒家礼论为主的论文汇编,包含着古代丰富的文物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行为规范及相关义理。《礼记》可以看到儒家修身、教育、治国的种种思想,比如礼运中描绘的美好理想蓝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中有许多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闪亮思想,读之可以鉴古知今,为现代人提供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

☆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由“经”、“传”两部分组成,是一部特殊的哲学专著。“经”称《易经》,包括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卦辞、爻辞,是《周易》的主体;“传”由《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七种十篇构成,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用来阐释“经”的内容。《周易》的基本概念是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解释世间万物的生存逻辑与发展变化,反映了我们的祖先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智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概括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

☆ 《春秋左传》在“《春秋》三传”中极有影响力。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极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在《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基础上,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一字所嘉,有同华袞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的“一字之褒贬”的春秋笔法,使《春秋左传》蕴含着史学和文学上的无限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者可以看到柯南如何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逐步揭开组织的秘密。

读者可以期待更多的线索揭露,以及柯南如何接近这个危险的组织的核心。
《四书五经(3. 角色发展:在这一部分中,不仅有新角色的引入,现有角色的性格和背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全本全注全译)》是陈
4. 动作场面:除了智力游戏,柯南的故事也不乏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特别是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为故事增添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4.晓芬和徐儒宗可能会有追逐、潜伏和其他高风险的情况,这些都能增加故事的紧迫感和兴奋度。
等人合力译注的一部国学大作,它为读者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
5. 情感纠葛:柯南和他的朋友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悬疑与动作的结合:除了传统的推理元素外,这一部分还包含了更多的动作场面,使得故事更加紧张刺激。柯南不仅要用智慧解决案件,有时还需要身体力行来对抗敌人。

在这些卷中,读者可能会看到角色间的情感纠葛进一步发展,包括友情、爱情和家庭关系。

6. 科学元素:青山刚昌经常在解决案件时使用科学知识。5. 情节的连贯性:青山刚昌巧妙地将各个案件和主线故事串联起来,使得每个案件都与整体情节紧密相关,增加了故事的连贯性和深度。
该书以其全本全注全译的特点,成为了国学普及读本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之丰富、注释之详尽、翻译之精准,均值得细细品味。在这些卷中,柯南可能会利用先进的科技或科学原理来揭露真相,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也为读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以下是对该书的部分精彩内容的点评:

1.
总的来说,第10部中的这些卷本继续展现了《名侦探柯南》系列的核心魅力,包括悬疑、推理、动作和角色发展。
6. 情感线索:柯南与小兰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部分中有了新的进展,为这对青梅竹马的情感线索增添了更多看点。 《大学》的阐释:书籍对于《大学》的阐释深入浅出,使得这部原本深奥的经典变得容易理解。同时,其他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也为故事增添了人性化的元素。
每个案件都充满了惊喜,而且故事的连贯性和深度使得读者难以放下。
总的来说,《名侦探柯南(第9部:卷65~卷72)》继续保持了该系列的高标准,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件、对于喜欢推理和悬疑故事的粉丝来说,这些卷本无疑是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陈普曾评价“四书五经”时提到,它们在讲述道理时大致相同,而本书的译注工作恰好诠释了这一点,让读者能够在阅读《大学》时与其它经典相互参照。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