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回复: 1

《我是怎么割韭菜的》 查尔斯・庞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经济 金融 
518d6YvR9PL.jpg          

书名:我是怎么割韭菜的
作者:查尔斯・庞兹
分类:经济 金融
ISBN:9787544170987      

内容简介

《我是怎么割韭菜的:一个股票骗子的悔过与自白》介绍了整个“庞氏骗局”的现实和心理过程,作为金融投资领域著名的“金字塔骗局”的始祖,臭名昭著的“传销”便是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诈骗的。

《我是怎么割韭菜的:一个股票骗子的悔过与自白》一书通过介绍其创始人查尔斯·庞兹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他创造骗局的思想历程,通过对其“罪行”的揭露,深刻解析了他利用人性弱点进行诈骗的经过,讲述了他必将面临失败的命运,给世人以深刻的警醒。

《我是怎么割韭菜的:一个股票骗子的悔过与自白》以自传的形式讲述,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了一代“骗王”在人生道路上的起落沉浮,深刻地揭露了“贪婪”和“轻信”最终导致的灾难,揭露庞氏骗局的内在核心,为广大读者敲响了警钟。

作者简介

庞兹出身于意大利,是于1903年11月15日抵达美国工作。早年庞兹已经案底累累,起先是在餐厅当侍应,因为盗窃餐厅财物而被解雇;后来移居至加拿大蒙特利尔,在一家意资银行当柜员,因为商业诈骗,而被加拿大法院判监三年;1911年回到美国,又因贩卖人口,而在亚特兰大坐牢。

坐牢后庞兹来到波士顿。他无意间收到来自欧洲的邮政票券,发现可以以金融手法包装,务求在最快时间赚钱。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于波士顿成立公司,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人兜售。

1920年8月9日,多名波士顿市民向市政府报案,声称自己在庞兹的投资计划中受骗,引起了当局之怀疑。而两日后即是8月11日,庞兹宣告破产。由于骗局宣告失败,庞兹向当局投案。

庞兹的诈骗罪于1920年末于波士顿法庭受审。他被控多达86项诈骗罪行。由于案情严重,当地法官于1920年11月1日宣判,庞兹被判入狱9年。

后来庞兹于1922年于向法院上诉,被判保释外出。他走到佛罗里达州,又做了一件类似的金融诈骗,结果坐了更久的牢。

1949年,庞兹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慈善堂因病去世,死时身无分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评《我是怎么割韭菜的》--查尔斯・庞兹的人生自述

《我是怎么割韭菜的:一个股票骗子的悔过与自白》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让我贴近地感受了查尔斯·庞兹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书中将他那错综复杂的骗局故事化,既满足了我们对金融界背后运作的好奇,又引发了对人性弱点与道德底线的深度思考。

在书中,庞兹的行骗手法被赤裸裸地呈现出来,他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这个巨大的金字塔骗局的。他用巧妙的语言和诱人的承诺,让无数投资者沉迷其中,而其本质却是一个没有实际盈利模式的空中楼阁。通过对其“罪行”的揭露,作者让我们见证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并体会到当贪婪成为行动推力时的可怕后果。

书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莫过于庞兹的自我剖析。虽然他是股票骗子,但他对于自己行为后果的悔过与自白,让人不免产生几分同情。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也许这正是他对自己人生失败命运的一种反思和忏悔。

尽管庞兹的故事宛如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让人在阅读时不由自主地被其情节所吸引,但书中最为珍贵的还是它带给人的警醒。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更是当前社会中依然存在的问题的映射。在金融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又有多少人正利用人性的弱点编织着新的骗局。

读《我是怎么割韭菜的》,让我对那些看似光鲜的金融项目多了一层警惕,对那些包装精美的投资计划多了一些怀疑。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讲述了一个骗子的故事,更触及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忧,提醒着每个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不可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能忘记了道德的底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