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9|回复: 1

《摄影师的妻子》 苏珊・乔伊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女性 战争 文学 
s29878788.jpg          

书名:摄影师的妻子
作者:苏珊・乔伊森
分类:女性 战争 文学
ISBN:9787533953836      

内容简介

英国畅销书《女骑手的喀什骑行指南》作者全新力作

一部像麦克尤恩《赎罪》一样的作品

讲述战争与成长带来的撕裂般的疼痛与创伤

耶路撒冷的天空在你的眼底,我拥有了翅膀却飞不进你的心里

《摄影师的妻子》是英国畅销书《女骑手的喀什骑行指南》作者苏珊•乔伊森的第二部小说。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摄影师的妻子》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关于爱与背叛的故事。从圣城耶路撒冷到英格兰南部的海滨小镇,作者带领读者跟随女主人公共同游走于过去与现实之间。

1937年,艺术家普鲁登斯•米勒原本宁静的生活被一个神秘陌生人的来访打破,逼迫她开启那段尘封于耶路撒冷废墟中的往事——时光倒流至1920年,11岁的普鲁追随父亲的脚步来到了耶路撒冷。她的父亲查尔斯•阿什顿担任英国派驻耶路撒冷的城市规划顾问,雇佣了前英国空军飞行员威廉•哈林顿上尉协助航拍。而威廉则爱慕着阿拉伯摄影师的妻子埃莉诺拉,想要挽救她于这段“错误”的婚姻。可无论是威廉还是普鲁,他们都被卷入了一场当地人意图颠覆英国人管辖的密谋之中。破碎的家庭与久难愈合的战争伤疤,爱情、亲情与友情,所有的秘密都无处遁形,但此刻,新的战争仿佛又将席卷而来……

作者简介

苏珊・乔伊森(1974— )

Suzanne Joinson

英国旅行家、小说家、独立撰稿人,现担任英国奇切斯特大学创意写作专业讲师。她的非虚构作品《莱拉•艾哈迈德》获2007年新写作冒险奖(New Writing Ventures),2012年发表长篇处女作《女骑手的喀什骑行指南》,被译成十六种语言,跻身英国畅销榜。她的创作类型广泛,以小说、随笔、游记、书评为主,作品在《纽约时报》、Vogue时尚杂志、Aeon杂志、《孤独星球》旅行指南及《星期日独立报》上均有刊载。《摄影师的妻子》2016年出版于英国,是其第二部长篇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及如何通过历史研究来丰富文学的内涵,这在提升文史学科的学术地位与研究深度上具有重要意义。

4.《摄影师的妻子2.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书中通过一个普通教师的奇特梦境,将现实与历史巧妙地结合起来。》是苏珊 校注详实之精:叶瑛的校注工作为这部书的现代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乔伊森所撰写的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其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教师发现自己的家乡“连山”可能与上古时代神农炎帝有着某种联系,这一发现引起了读者对历史真相的好奇心。其详细准确的注释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各种古代文献与历史背景,并深入领会章学诚的思想精髓。

这种将传说与现实相结合的叙事策略,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也让读者对传统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复杂人性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爱与背叛主题的深入探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本书的每一部分:

1.5. 学术价值之高:《文史通义》的学术价值比较高,尤其在中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 深入民俗的研究:书中提到的怀化民俗学者深入研究“炎帝故里在会同”的结论,展现了学术探索的严谨性。 历史背景的精准描绘:苏珊·乔伊森借助她丰富的旅行经历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鲜活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背景。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如历史的实证主义、文献的严谨考证等,至今仍对学术界有着深远影响。

6.小说中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展示了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相互交织的复杂性。

2.这样的情节设定,不仅为故事增添了学术性,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研究历史的乐趣与艰辛。 传承启后之用:作为“中华国学文库”的一部分,这本书不仅为当代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研究资源,也为普及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通过对这一研究过程的描述,作者可能希望传达出对传统文化尊重与保护的重要性。

它的出版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育,激发更多学者和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爱与背叛的主题探究:小说核心之一是对于爱情与背叛的深刻剖析。4. 地理文化的探讨:书中对淮夷、越文化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地理文化的深入研究。书中通过主角的情感纠葛,揭示了人性中既脆弱又复杂的部分。综上所述,《文史通义校注》不仅因其内容博大精深受到推崇,其版本的校注同样为现代人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通过具体地区的历史文化介绍,如绍兴之于越,永嘉之瓯越等,不仅丰富了故事的文化背景,这种对于复杂情感的勇敢探索,使得故事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3.也让读者对中国各地区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5.章学诚的见解和叶瑛的校注使得这部作品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古代与现代的桥梁,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