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回复: 1

《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 田晓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化 文学 
s33319824.jpg          

书名: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
作者:田晓菲
分类:文化 文学
ISBN:9787559817709      

内容简介

《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收入了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十二篇关于文学阅读、文化批判的文章。

《神曲》中但丁的旅程,是对阅读的象征;但丁的向导,是前辈诗人维吉尔。在《留白》里,田晓菲教授亦开启了一场阅读之旅:从《红楼梦》《金瓶梅》《牡丹亭》《十日谈》等古典文学,到金庸的武侠小说、艾柯的历史小说,以及作为文本谛视的《大话西游》《弗里达》等电影作品。《留白》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阅读的产物,传达出作者对当下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和现实的关怀与思考。

《留白》里的这些文字,是一个真正的我,直接面对读者,讲我心里的话。——田晓菲

1.哈佛文学教授的阅读指南——从《红楼梦》《金瓶梅》《牡丹亭》,到金庸、艾柯、郁达夫,跟随田晓菲教授踏上一场阅读之旅。从对文学作品的本身的喜爱出发,进一步挖掘作品中所蕴藏的种种深意:《金瓶梅》的最大特色是“慈悲”,《鹿鼎记》展示了现代中国向国家主义的转变,艾柯的小说是真正的“游戏之作”……

2.专业读者、社会文化的观察者和思考者——文学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每一部作品都坚实地建筑在一系列文学传统和文化背景之上。作为一名专业读者,要有扎实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敏锐的判断力和拒绝人云亦云的独立精神;同时也要是社会文化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对当下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抱以热切的关怀。

3.新收入“再版后记”《权力的经济》——《留白》诸篇体现了田晓菲精确优美的语言风格。在“再版后记”《权力的经济》中,作者讨论了在二十载学术生涯中遭遇的性别偏见。封面装帧采用圆脊精装及烫金工艺,内文纸张特选用80g雅质纸,版式舒朗大方。

作者简介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哈佛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著有《秋水堂论金瓶梅》《赭城》《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等。2012年度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视角与文化分析:
   - 案件的解谜和真相大白时刻常常出人意料,给予读者极大的满足感和惊喜。

标题:《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中但丁4. 复杂情节的紧凑布局:
旅程的象征意义

   - 李欧梵教授精心勾勒了1930至1945年间上海的城市文化肖像,为读者呈现了民国时期上海的独特风貌。
   - 《绅探》中案件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错综复杂却又条理清晰。
在《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这本书中,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巧妙地将阅读与生活融为一体。   - 通过上海这一特定时空的背景,作者揭示了中国现代性的多种面相,并探讨了其与全球现代性的关联。
   - 每个案件都能反映出社会的不同面貌,如权力斗争、人性的贪婪与伟大等。
   - 书中对于上海社会各阶层生活方式的描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及其对现代性的不同回应。
   - 情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避免了因案件众多而产生的散乱感。

5.书中对但丁《神曲》的深入解读,让我深受启发,特别是将但丁的旅程作为阅读的象征这一论述,展现了阅读对于个体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


2. 都市文化的深刻解读:
人物关系的丰富多变:
   - 李欧梵详细分析了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多重身份,以及其在文化上所展现出的活力。
田晓菲教授以《神曲》为切入点,描绘了但丁在幽暗树林启程的意象,以及维吉尔所扮演的角色。   - 书中不仅有侦探与嫌疑人之间的斗智斗勇,还有同事之间的合作与矛盾,以及更深层次的人物情感交流。
   - 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故事增添了更多层次,使整部作品更为饱满。
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经历了层层递进的地狱和炼狱,最终试图触及天堂的境界。   - 上海的电影院、舞厅、公园等娱乐场所,成为构建都市文化空间的重要元素,体现了现代生活的脉搏。
阅读之旅也如此,它既是灵魂的深挖,也是智慧的升华。
6. 语言风格的独特韵味:
正如教授所言,阅读是凡人的事,我们每一次翻阅书页,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小小‘神曲’之旅。

   - 作者胡子小猪的文笔细腻,能够精准地捕捉和表达人物的心理变化。
   - 书中对于上海画报、小报等传媒产品的分析,凸显了媒体在塑造公众想象和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3. 现代性与文学关系的探讨:
   - 结合古风与悬疑元素,创作出既古典又现代的叙述风格。

7. 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
书中不仅仅停留在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剖析上,更是延伸到了金庸的武侠世界、艾柯的历史小说,以及《大话西游》、《弗里达》等电影作品的文本解读。   - 通过对案件背后社会现象的挖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们的生死观。
   - 李欧梵教授深入挖掘了上海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阐释了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社会变迁和精神追求。
这些看似不同类型的文化产物,在田晓菲笔下都成为了反映社会文化和现实的镜子。

   - 使得《绅探》不仅仅是一部探案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这部分内容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不仅深刻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内涵,还将阅读的意义与社会文化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 分析了诸如新感觉派作家如何在文学创作中捕捉都市生活的瞬间感和现代性的冲击。

8. 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
让读者能够从书本中抬起头来,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书中所提倡的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个体对于自我和世界深刻认识的途径。

   - 教授对于文学杂志、出版社在文化生产和传播中的角色进行了详尽讨论,揭示了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影响。

4.《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 作者在构建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增强了故事的文化底蕴和深度。
理论范式与学术洞见:
   - 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和启示。
它不仅传递了阅读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启迪了我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或许更需要偶尔停下脚步,通过阅读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对世界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