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回复: 1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邓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历史 
s32279954.jpg          

书名: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作者:邓野
分类:中国 历史 近代
ISBN:9787509763681      

内容简介

巴黎和会就其本身而论,只是一个纯粹的外交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但是,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特定条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卷入政争……

一时间,国内政潮陡起:当年理直气壮地抵制对德宣战的广东非常国会,如今,又同样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向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争享战胜国的荣耀。不久之前,康有为还是张勋复辟的主谋,公然推翻民国,现在却反过来,以民国的名义,大义凛然地斥责政府专制。更为有趣的是,国会与国务院形同冤家,为转嫁对德和约的责任,彼此暗算,相互推卸,国会的不合作,屡屡把国务院置于难堪与孤立的地位……

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卖国”竟有难言之隐?

一战后,段祺瑞怎样从众望所归沦为众矢之的?

当民众舆论绑架外交决策时,会出现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

为什么理直气壮地抵制对德宣战的广东非常国会,到后来却更理直气壮地要求向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表?

为什么说五四学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下层学运?

从军事领袖到政治领袖,吴佩孚怎样实现了华丽转身?

巴黎和会紧要决策时刻,为何外交总长陆徵祥擅离职守出走瑞士?

为什么张勋复辟时主张公然推翻民国的康有为,五四时却以民国名义,大义凛然地斥责政府专制?

一个警察总监,为何竟能架空国务总理?

…………

作者简介

邓野

重庆市人,1953年5月20日生。198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86年来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评聘为副研究员,2003年评聘为研究员。著有《中华民国史》《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民国政治的逻辑 》等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评》

邓野的《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并非只是一部普通的外交史著作,而是一次深入探讨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的冒险。书中将1919年巴黎和会的外交过程与北京政府内部的政治斗争相互交织,展示了外交争执与政派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

书中深度分析了巴黎和会期间发生的外交争议和北京政府的内部博弈。邓野通过挖掘新档案资料,着重描述了不同政治派别如何影响中国的外交立场。这本书展示了在南北分裂、派系林立的背景下,外交政策如何成为国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本书的一大看点在于作者如何透过政派利益之争来剖析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的原因。通过对北京政府内部各派力量的细致描写,读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国家利益如何被置于党派利益之后,这种分析视角让人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邓野还特别强调了大国外交对中国的影响。书中指出,在强权政治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外交选择受到了极大限制。作者揭露了列强的秘密协议和背信弃义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最终影响到决策层的决策与中国在国际场合的立场。

书中也不乏对巴黎和会本身的描述,它不仅仅是一个国际会议,更是一个充满激烈交锋与角力的舞台。邓野通过对会议过程的还原,让读者体会到处于国家存亡关头的中国代表团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在阅读该书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史料的严谨态度和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通过细腻的笔触,书中将梁启超、陆徵祥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得整个历史事件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生命力。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节点的深入探讨。邓野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一种思考中国外交的方式,这种方式将内政与外交、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紧密相连,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与人性的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