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回复: 1

《中国近代史》 陈恭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32290676.jpg          

书名:中国近代史
作者:陈恭禄
分类:历史 近代史
ISBN:9787214227089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开篇从地理、自然环境出发,先概述了我国及周边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情况和生活特征,又从物产、思想、文学、科学、美术等方面对近代之前的中国历史进行了梳理。《中国近代史》一书记述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涵盖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国以来状况等几大主题,为中国近代史架构了基本的叙述轮廓。书中史料丰富,作者描写生动,给人以读章回小说的阅读酣畅之感。《中国近代史》一书的作者陈恭禄先生史学功底深厚,在恢宏的记述历史的同时,大量史料信手拈来,因此书中不乏细节描写,如光绪八年四川科举考试的考场混乱的记述,读之宛若发生在读者眼前。陈恭禄不仅述史,更有史学家的责任感,他在《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还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从集权、财政、教育、军队建设、对外贸易等方面对如何建设、治理国家提出了建议。陈恭禄在《中国近代史》一书的结尾,还分门别类地列举了大量史料名称,并点评其记载的侧重和特点,尤其还列举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对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也是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陈恭禄,著名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学科草创时期重要的先驱者之一。先后任教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代表作有《中国近代史》,撰写《中国通史》(部分),发表了《秦始皇与儒家思想》、《汉代文化统一论》、《三国时蜀户口之估计》等论文。1979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召开了隆重的陈恭禄先生追悼会,恢复了他著名历史学家的名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近代史》这部著作,不仅因其翔实的史料和公允的持论受到学界的广泛赞誉,也因其对民国时代中国近代史的深入解读而备受关注。下面将就书中的几个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晚清时期的叙述
   - 历史背景的描绘:陈恭禄在书中对晚清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动荡与变革并存的时代画面。
   - 重要事件的分析:作者对晚清时期的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展示了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深远影响。
   - 人物角色的评价:在叙述晚清历史时,陈恭禄对重要人物如林则徐、曾国藩等进行了公正的评价,既肯定了他们的贡献,也指出了他们的局限性。

2. 民国时期的论述
   - 政治变革的探讨:书中对民国时期的政治变革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揭示了民国政府在政治体制改革和国家治理方面的努力与挑战。
   - 社会经济的分析:陈恭禄对民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展现了民国时期中国经济的复杂面貌。
   - 文化思潮的评述:书中还对民国时期的文化思潮进行了评述,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3. 中日战争的阐述
   - 战争起因的剖析:陈恭禄在书中对中日战争的起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战争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内部矛盾。
   - 战争过程的描述:作者对中日战争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斗争。
   - 战争影响的反思:书中还对中日战争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探讨了战争对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长远影响。

4. 国共内战的解读
   - 内战背景的分析:陈恭禄在书中对国共内战的背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内战爆发的多重因素。
   - 内战进程的梳理:作者对国共内战的进程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帮助读者理解了内战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 内战结局的探讨:书中对国共内战的结局进行了客观的探讨,分析了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国民党失败的教训。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 建国初期的政策:陈恭禄在书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策进行了介绍,展现了新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举措。
   -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作者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进行了肯定,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 外交关系的分析:书中还对新中国的外交关系进行了分析,反映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6. 近代史研究的方法论
   - 史料的运用:陈恭禄在书中展现了其对史料的深入挖掘和严谨运用,为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参考。
   - 历史观的体现:作者的历史观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 学术贡献的评价:学界对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7. 书写风格的特色
   - 叙述的流畅性:陈恭禄的书写风格流畅,使得这部厚重的学术著作读起来并不枯燥。
   - 语言的精炼:作者在表达上追求精炼,用词准确,使得书中的观点清晰明了。
   - 情感的传达:在叙述历史事件时,陈恭禄能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此外,在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精彩部分后,可以进一步探讨一些相关的话题,以丰富人们对这部著作的理解:

- 阅读本书时,可以关注作者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对现实的启示。
- 注意到书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点和关键事件的分析,这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至关重要。
- 对于那些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复杂过程。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平台,也展现了陈恭禄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史观。通过对晚清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内的重大事件、人物和变革的深入分析,书中构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历史画卷。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于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于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