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0|回复: 1

《一个心碎的伊朗女人》 龚娜姿・哈宣沙达・邦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女性 小说 成长 
s33627473.jpg          

书名:一个心碎的伊朗女人
作者:龚娜姿・哈宣沙达・邦德
分类:女性 小说 成长
ISBN:9787532175932      

内容简介

“你以为我赢了吗?你真以为我所得到的比我所失去的还要多吗?”

我叫娜希,一个伊朗难民,我今年不到50岁,医生说我快死了。我不难过,我早已失去一切,没什么能再让我心碎了。

少女时代,我曾意气风发,为了自由奔走呼号,却见证家国在硝烟中沦陷;

青年时代,为了女儿我背井离乡,渴 望开始新的一切,却不想从此一生漂泊。

如今,我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想知道:这失去的一切是否值得?

作者简介

龚娜姿・哈宣沙达・邦德(Golnaz Hashemzadeh Bonde)

出生于1983年的伊朗,后随父母移民瑞典。她以高盛世界50位人才之一的身份毕业于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曾短暂地在麦肯锡工作过。后投身于文化社会事业,创办Inkludera投资公司,并成为瑞典皇室夫妇基金会的专家成员。

出身伊朗难民,一路成长为精英女性的龚娜姿从未忘记过自己的民族,虽然她“曾试图逃离伊朗人的身份,以西方社会的角度写作,甚至曾天真地希望忘记过去,重新出发”,但她后来意识到,“过去就是现在,就是未来”。

《一个心碎的伊朗女人》是她备受期待的第二部作品,荣获2019年戴顿和平文学奖,被盛赞为“世界小说中激烈而必要的新声音”,在世界被翻译成26种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心碎的伊朗女人》是一部由龚娜姿・哈宣沙达・邦德创作的作品,这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份作者个人经历的见证。这本书以其深刻的主题和震撼人心的叙述赢得了世界三大和平文学奖之一的荣誉,被描述为一个关于"残酷人生的向阳之作"。以下将对这部作品的精彩部分进行深入点评:

1. 人物塑造
   - 内心深度的呈现:主人公娜希的形象刻画充满深度,她的内心世界复杂而丰富,展示了一个伊朗难民在面临生活重压时的心理变化和生存斗争。
   - 生命感悟的显现:娜希对生活的态度和她在临终前对生命的回顾,引导读者深思什么是真正的生命价值。

2. 情节发展
   - 紧张的剧情:书中紧张的情节构架和跌宕起伏的故事发展,使得读者难以放下书籍,想要一口气读完整个故事。
   - 环环相扣的故事:每个章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有独立的情感表达,又紧密相连,共同推动整个故事向前发展。

3. 社会意义
   - 反映现实:通过娜希的故事,反映了伊朗难民在欧洲社会中的生存现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底层人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困境与挣扎。
   - 和平诉求的传达:荣获和平文学奖的原因之一在于,本书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非正义战争的抗议。

4. 写作风格
   - 细腻的笔触:作者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角色情感的微妙变化,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 流畅的叙事:清晰而流畅的叙事风格使得这个故事即便是在描述一段充满挑战和磨难的生活时,也能让读者感到情感上的共鸣。

5. 文化交融
   - 跨文化的对话:作为一位伊朗裔作家,龚娜姿在书中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元素,展现了跨文化背景下的相互理解和对话的可能性。
   - 多元文化的体现:书中展现的多元文化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增加了作品的国际感和普遍性。

6. 象征隐喻
   - 深刻的象征:书中许多情节和物品都被赋予了深厚的象征意义,如娜希生命中的种种失去和她在病痛中的坚持象征着人类不屈的精神。
   - 丰富的隐喻:作者巧妙运用隐喻手法,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融入个体的故事中,使之成为引人深思的隐喻。

7. 语言运用
   - 生动的描述:作者使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阅读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人物的情绪。
   - 情感的传递:文字之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使得读者能够与书中的人物建立起情感的联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8. 主题深化
   - 对苦难的剖析:本书不仅仅是对苦难的陈述,更是对造成这些苦难背后原因的深刻剖析。
   - 希望的传递:即便是在描述娜希心碎和绝望的同时,作品也传递出一种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心碎的伊朗女人》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同时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文学审美的体验之外,读者们也可以获得对人性、生命和社会价值的反思。

总的来说,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及其背后的意义,读者可以在阅读时关注作者如何通过个人命运映照社会现状,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同时,对于那些正在经历苦难或感到绝望的人来说,作品中所传递出的希望与坚韧的信息将会是宝贵的精神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