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回复: 1

《血殇》 理查德・普雷斯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纪实 
s33621058.jpg          

书名:血殇
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
分类:文学 病毒 纪实
ISBN:9787532784172      

内容简介

世卫组织认为,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显示,“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

埃博拉流行病更像是某种模式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新发病毒跳出生态系统后造成的震荡波。病毒在人群中自我增殖,吞噬生命,遭遇人类这个物种的反抗,最终偃旗息鼓。然而,下一个震荡波会是什么?

随着过去渐渐变成未来,现在,我打算预测一场全球性爆发,由某种生物安全四级的新发病毒引起,它能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没有疫苗,用现代医药无法医治,用术语说,这是一起四级事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所有医院加起来一共只有142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出血热病毒(例如埃博拉)的患者,另有不到400张红区床位可以收治感染空气传播的高危病毒的患者。

因此,假如爆发四级事件,整个美国加起来也只有542张红区床位。

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假如一种四级新发病毒扩散到北美或任何一个大陆的百万级人群之中,医院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么多的患者并照护他们?假如感染人数超过百万,流行病学家是否有能力追踪并打破传染链?

现在,守护在病毒圈大门口的战士明白他们面对的敌人强大得可怕,这场战争势必旷日持久。他们的许多武器终将失效,但另一些会开始发挥作用。人类在这场战斗中占据一定的优势,拥有病毒所缺少的某些要素,其中包括自我意识、团队作战的能力和愿意牺牲的精神。

既然病毒可以突变,那么我们也能改变。

作者简介

理查德・普雷斯顿 Richard Preston

美国非虚构作家,《纽约客》撰稿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英文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约翰•麦克菲。普雷斯顿擅长以非虚构手法处理科学题材。1984年,他出版了首部非虚构作品《第一道光》,这本天文学题材的书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十年后,普雷斯顿推出了另一部科学写作经典《血疫》,这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份获奖的得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殇》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所著的一本非虚构作品,专注于记录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爆发,该书不仅追溯了埃博拉病毒的历史,也深入探讨了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危机预警。下面将进行《血殇》这本书精彩部分的点评:

1. 病毒突变警示:普雷斯顿在书中提到“既然病毒可以突变,那么我们也能改变”,这句话暗示了自然界病毒的不断变化与进化,呼吁人类对公共卫生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2. 未准备好的世界:世界卫生组织的声明“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这段指出了全球在面对大规模传染病爆发时的脆弱性,为整个主题增添了一丝紧迫感。

3. 疫情亲历记录:书中详细记录了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亲历情况,使读者能够客观了解疫情发生时的真实场景,这种纪实风格增加了书籍的吸引力。

4. 未来疫情预测:作者在书中预测未来可能会有更严重的新型病原体出现,引发全球性的爆发,这种前瞻性的思考对于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5. 生态健康连带:埃博拉病毒从野生动物跳到人类的描述,提醒了人们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福祉的深刻内涵。

6. 家庭染病悲剧:书中的一个两岁孩子及其家庭很快染病死亡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埃博拉病毒的残酷性和疫情的紧迫性,唤起了读者对疫区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

7. 四级事件预警:普雷斯顿在书中提出的“四级事件”概念,即没有疫苗,无法用现代医药医治的全球爆发,为读者揭示了一个可能的未来灾难场景,引发了对新发病毒防御措施的思考。

总的来说,《血殇》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关于埃博拉疫情的详实信息,而且深入探讨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病毒的不断演变、全球疫情预警、以及生态健康的重要性等。这些分析和预测对于理解当前疫情具有重大意义,为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可能到来的公共卫生危机提供了重要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