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回复: 1

《大唐狄公案·第二辑》 高罗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51QSU3uAUPL.jpg          

书名:大唐狄公案·第二辑
作者:高罗佩
分类:小说

内容简介

“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译文版“大唐狄公案”计划出版十五种,由研究高罗佩多年的张凌担纲翻译并撰写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注释和译后记,是目前市面上仅见的一人独立翻译的版本。“大唐狄公案”第二辑包括《漆屏案》《朝云观》《红楼案》《御珠案》《断案集》,每卷配有高罗佩本人创作的插图,古韵盎然,令人赏心悦目。

《朝云观》讲述公元666年,狄公任汉源县令时,携带家眷在山上的一座古旧道观中借宿,由陶干协助,破获了前任住持被毒杀和三名女子离奇死亡的旧案。

《断案集》包括八个短篇。《五祥云》讲述公元663年,狄公任蓬莱县令时,独自勘破贺夫人自尽一案;《公文案》讲述公元663年,狄公任蓬莱县令时,由马荣乔泰协助,勘破苏把总被害一案;《雨中客》讲述公元663年,狄公任蓬莱县令时,独自勘破当铺掌柜被杀一案;《莲池案》讲述公元667年,狄公任汉源县令时,由马荣协助,破获老诗人孟岚被杀一案;《两乞丐》讲述公元669年1月15日,狄公任蒲阳县令时,与洪亮勘破教书先生被杀一案;《夺命剑》讲述公元669年,狄公任蒲阳县令时,与马荣乔泰勘破卖艺少年被害一案;《太子棺》讲述公元672年,狄公任兰坊县令时,在大石口县,独自勘破两桩疑案;《除夕案》讲述公元674年,狄公任兰坊县令时,独自破获了一桩离奇案件。

《红楼案》讲述公元669年中元节,狄公任蒲阳县令时,与马荣路过邻县金华,在乐园中驻留两日,代替好友骆县令勘查新科状元李廉自杀一案,解开了花魁秋月猝死之谜,并破获了三十年前发生在红楼中的一桩旧案。

《漆屏案》讲述公元664年,狄公任蓬莱县令时,与乔泰暂驻牟平,破获了县令夫人滕吴氏被害、商人柯志元离奇自尽两案。

《御珠案》讲述669年端午节,狄公任蒲阳县令时,由洪亮协助,破获了端午节龙舟大赛上鼓手被毒杀、寇夫人瑿娘被杀两案。

作者简介

高罗佩(1910—1967),荷兰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先后在荷兰驻日本、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的使馆工作,精通多种欧亚语言,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代表作有《琴道》《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等,而大型推理探案小说系列“大唐狄公案”在东西方读者中影响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唐狄公案·第二辑》是荷兰外交家、汉学家高罗佩的文学创作,包括了《漆屏案》《朝云观》《红楼案》《御珠案》《断案集》五部作品,每部作品都附有作者本人亲手绘制的插图,被读者评价为古韵盎然,令人赏心悦目。以下是对该书精彩部分的主要评价:

1. 精美的插图:高罗佩不仅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同时亦是一位画家。他为自己的作品亲笔绘制插图,使得书籍在视觉上赋予了读者一种古风十足的美感,这些插图深得读者的喜爱,成为第二辑中不可或缺的亮点。

2. 丰富的情节: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如《漆屏案》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谋杀案件;《朝云观》则是一桩发生在家中的神秘死亡事件;《红楼案》和《御珠案》分别探讨了官场和珠宝失窃的背后故事;而《断案集》则总结了一系列精彩的侦破过程。

3. 生动的人物:书中人物性格鲜明,不同的角色塑造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例如,主角狄公,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公正无私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4. 细致的推理:高罗佩在作品中展现了其扎实的逻辑推理能力,每个案件的解决都基于细致的分析和推演,使读者仿佛跟随狄公一同解谜,体验侦探的乐趣。

5. 古代的背景:作者巧妙地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唐朝,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古代中国的文化与法治。

6. 语言的韵味:高罗佩作为一位汉学家,其中文造诣非凡,书中的语言风格古雅而又不失流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7. 文化的传播:作为一个非中文母语作者,高罗佩能将中文文学作品写得如此精彩,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大唐狄公案·第二辑》是一部集合视觉美感、丰富情节、生动人物、细致推理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回到大唐的奇妙旅程。此书适合喜欢历史推理小说的读者细细品味,每一个案例都是对智慧的挑战,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深度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