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0|回复: 1

《摩灭之赋》 四方田犬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日本 
s33515525.jpg          

书名:摩灭之赋
作者:四方田犬彦
分类:文学 日本
ISBN:9787559637871      

内容简介

摩灭是——

时间的艺术

万物的宿命

宇宙的永恒命题

岁月流淌漫溢的洪水

人伸出的摩挲之手

文字时断时续、最终慢慢溶化

从三岛由纪夫到普鲁斯特,从达芬奇到当代艺术,从吴哥窟的废墟,到逐渐脱落的古罗马壁画……作者以“摩灭”这一美学视角来重新观看世界、解读经典、追 溯历史、认识 生命,进而探索“摩灭”和日本美学传统的关联,还原出一种日本独有的审美观与生命观。

他的行走踪迹遍及东西方著名建筑与艺术场域,并以诗性之眼深入微观次元,以哲人之心直面事物的退化与衰亡,进而洞穿万物的宿命与岁月的本质,创造出一种兼跨随笔、游记、美学、文化研究和艺术批评的无界书写,也造就了这一部带有独特东方气质的时间诗学。他提到曾旅经中、韩、泰国的古寺庙,大多会重新上漆,唯独在日本京都、奈良,人们却任由它们褪色,“当宝贵的事象或物体产生阙乏或毁损,反而能发掘出其中的美”,这样带有时间推移、万物无常的美感,反而受到日本人所偏爱。

所以,观照摩灭,就是观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时间,就是包容衰败,接受消亡,理解无常。“天地自然,是人眼看不见的巨大石磨,我们的身体,是时间缝隙里的短暂存在。”

本书以独特视角探索“摩灭”这一美学关键词与物的角度,重新观看世界,并上溯传统,找到其在东西方古典美学与文化传统中的源头,形成了日本人独有的美学价值观。本书从角度与重要性上都可以比拟日本文学随笔经典之作《阴翳礼赞》,都是从独特角度对美学与文化的重新解读。作者以其兼跨艺术史 、考古学、哲学、宗教、游记、散文、评论的无界书写,以诗性之眼透视时间与空间的痕迹。他的行走踪迹和目光所及囊括吴哥窟的浮雕、意大利的壁画、广岛核爆的遗迹、贝克特的戏剧、志哉直贺及宫泽贤治笔下的孩子、口中慢慢融化的糖……

作者简介

四方田犬彦

1953年生。日本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电影研究者、随笔作家、诗人。东京大学宗教学专业毕业,后于东大研究生院专攻比较文学。研究与批评涉猎领域广泛,长期关注比较文学、电影、漫画、戏剧、都市文化等领域。历获伊藤整文学奖、桑原武夫学艺奖、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等多 个奖项,已出版著作达140余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摩灭之赋》这本书,集中了四方田犬彦的随笔创作,它不仅是对物质和文明衰败过程的记录,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美学体验。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书中的精彩部分进行详细点评:

1. 领域跨越的丰富性:
   - 四方田犬彦的作品涉及文学、考古、宗教和艺术等多个领域,显示了作者广博的知识面和深邃的思考力。
   - 通过这些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读者能够从多角度领略到“摩灭”这一概念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2. 沉思往昔与当下:
   - 在《摩灭之赋》中,四方田犬彦不仅着眼于历史的深处,也关注着当代的变化,他通过对比往昔与当下,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重要性。

3. 深入探讨凋落之美:
   - 书中对凋落与残败之美进行了深切地体验和探索,这种独特的美学观点为理解世间万物的存在与消逝提供了新的视角。

4. 废墟出发的哲思:
   - 四方田犬彦从废墟出发,思考天地万物,这种从废墟到宇宙的扩展,体现了作者对于时间、空间以及存在本质的深刻理解。

5. 美学的人间回归:
   - 在这部作品中,四方田犬彦将美学从理论高度回归到人世间,直面岁月流逝,体味世间无常,强调了生活和实践中美的体验。

6. 重新思考毁坏与消逝:
   - 书中对毁坏与消逝进行了重新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触及了哲学和精神层面的内容,给予读者更多关于永恒与瞬间的思索。

7. 时间艺术的描绘:
   - 四方田犬彦将“摩灭”描述为时间的艺术,这种艺术展现了万物的宿命和宇宙的永恒命题。通过对时间不同层面的描述,作品揭示了宇宙和存在于其中的万物所共通的命运。

8. 文化与自然摩灭:
   - 从三岛由纪夫到普鲁斯特,从达芬奇到当代艺术,从吴哥窟的废墟到逐渐脱落的古罗马壁画,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参照,展现了摩灭在文化和自然领域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总的来说,《摩灭之赋》是一部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随笔集,它不仅涵盖了文学、考古、宗教和艺术,而且深刻地体验和探讨了凋落与残败之美。四方田犬彦从废墟出发,通过对时间和毁灭的艺术化表达,沉思往昔与当下之间的联系,以及直面岁月流逝的人间情感,引领读者重新思考毁坏与消逝的哲学意义。书中的文化与自然摩灭示例,更是将读者的想象引向了广阔的时空之中,促使人们思考万物的宿命和宇宙的永恒命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