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回复: 1

《将无同》 胡宝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33626207.jpg          

书名:将无同
作者:胡宝国
分类:历史
ISBN:9787101142402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共30篇。前19篇为专题论文,主要关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阶层、学术学风、地域文化、选官制度等,史料丰富,考辨细腻,且擅长从细节中提炼出宏观见解,在诸多重大论题上,深化了对魏晋南北朝政治、文化与社会的认识。其余11篇则为学术书评与回忆文章等,眼光独到,文笔洗练,坦率真诚又充满诙谐,展示出作者本人鲜明的个性。

作者简介

胡宝国,男,195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院历史系,同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汉唐间史学的 发展》。论文《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无同》这本书是胡宝国教授在中古史研究领域的论文集,其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对中古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胡宝国教授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展现了中古时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视角和思考空间。下面将对这本书的精彩内容进行点评:

1. 深入的历史分析
   - 史料的广泛运用:胡宝国教授在研究中广泛收集和运用了各种史料,包括正史、野史、碑铭、文物等,这些丰富的史料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解读: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作者不仅关注事件本身,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使得研究更为全面和深入。

2. 独到的历史见解
   - 对传统观点的挑战: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胡宝国教授不拘泥于传统观点,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于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历史人物的立体展现:在讲述历史人物时,作者力求还原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而不是单一的英雄或反派,这种处理方式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3. 流畅的叙述风格
   - 语言的通俗易懂:尽管是学术著作,但《将无同》的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密,使得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阅读。
   - 叙述的条理清晰:每一篇论文都有明确的主线,论点论据分明,读起来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4. 深刻的学术启示
   - 对后世研究的启发:胡宝国教授的研究不仅解决了一些历史问题,还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书中的一些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如将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应用于历史研究,这对推动历史学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5. 精彩的案例分析
   - 具体历史事件的案例研究: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胡宝国教授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细节的敏锐洞察力。
   - 历史变迁的宏观把握:在对历史变迁的分析中,作者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历史脉络,展现出历史的大势所趋。

6. 严谨的学术态度
   - 对史料的严格考证:在研究中,胡宝国教授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的考证,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 学术诚信的体现: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说明,体现了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7. 广阔的学术视野
   - 对国内外研究的关注:胡宝国教授在书中不仅关注国内的研究动态,也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有所涉及,显示了广阔的学术视野。
   -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一些研究中,作者还尝试进行跨文化的比较,这种比较不仅增加了研究的深度,也拓宽了研究的视野。

此外,对于进一步深化对《将无同》这本书的理解,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

- 考虑到书中涉及的历史时期较为久远,读者在阅读时可能需要对中古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 鉴于书中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可能对初学者有一定难度,建议读者在阅读时配合相关的历史学教材或辅导书籍。
- 对于对中古史有深入研究兴趣的读者,可以将本书作为研究的参考书目,结合作者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总的来说,《将无同》这本书是胡宝国教授在中古史研究领域的心血之作,其精彩部分在于对中古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书中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视角和思考空间。无论是对于专业的历史学者还是对历史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