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8|回复: 1

《小手》 安德烈斯・巴尔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3615208.jpg          

书名:小手
作者:安德烈斯・巴尔瓦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59826060      

内容简介

《小手》

以爱之名,孤儿院里的女孩们在游戏中杀死了她的洋娃娃,然后杀死了她。

“或许,她也跟我们一样,爱着某个人,却对自己的爱束手无策,只能哭泣着远离;或许,在她的仇恨之下,也有一只为爱歌唱的小小歌队,让她窒息;或许,她正窥探着自己爱的阴暗面,就像从火车的小窗看外面的风景一样。这可怜的、饱受爱的折磨的邪恶女巫。”

《血缘》

离开家已经几年了,也结了婚,生了孩子,但她还是不知道该拿对自己母亲的同情怎么办。

“所有的死亡都会将记忆留存在一两个它曾触碰过的物体上,一瞬间,它们就变成了一种象征,似乎死亡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将周围的事物清空,再用死亡将其填满,赋予其另外的含义。”

《消磨》

她梦寐以求的不过是两个人坐在湖边,什么都不吃,也没有人告诉她要吃。

“萨拉在自认为熟识的世界中发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与禁食带来的快感相比,饥饿所带来的不适就像是一份微不足道的贡品,换来的却是世界变得可以忍受。这是一场与自己的战斗,一场与所有人的战斗,而吃东西只是一种必要的恶行,一种令人生厌的生存义务。她渴望消失,渴望变小,小到一只能够从门下偷偷遁走的小虫,小到一粒尘埃。”

《夜曲》

一个像他这样的56岁老男人会疯狂爱上一个21岁的男孩再正常不过了,反过来却让他倍感荒诞。

“我说你不懂我,是因为你就是不懂我,你能懂我什么呢,你需要独自生活二十年,身边没有任何人,才有可能懂我,你活过的这些年里,我几乎都是一个人过来的。你想过这些吗?”

《马拉松》

马拉松占据了他的一切,有时他也会因为忽视迪亚娜而内疚,但跑起来就会彻底抛在脑后。

“那个他必须在马拉松中战胜的男人只不过是他自身的延伸,是他以前的生活与现在的荒诞生活抗争的延展。如果他能承认这一点,或许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简单。他不能。女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他感到一种聚集在喉咙处的焦灼,他迫切需要出去跑步,需要听到脚步落在公园地上的节奏。他想象着马拉松的开始,想象着起跑的枪声在一瞬间使他的血液凝固又沸腾。女人不复存在。世界不复存在。”

作者简介

安德烈斯・巴尔瓦(AndrésBarba,1975— ),西语界当红小说家,已出版13部作品,除小说外包括了散文、诗歌及摄影集,作品被翻译成十种语言。同时,他也是托马斯·德·昆西、赫尔曼·梅尔维尔、约瑟夫·康拉德、亨利·詹姆斯和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等著名作家的西语译者。

2010年,巴尔瓦被《格兰塔》杂志评选为二十二个最杰出的西语青年作家之一。曾于1997年和2006年两获托伦特·巴列斯特尔叙事文学奖,2007年获阿纳格拉玛散文奖,2011年获胡安·马奇叙事文学奖,2017年获赫拉尔德小说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手》这本书汇集了安德烈斯·巴尔瓦的多部中篇小说,其精彩部分在于作者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探讨人性与社会问题的勇气。巴尔瓦的作品常常被赞誉为具有原创性,同时难以被简单归类。

以下是对这本书精彩部分的点评:

1. 多元背景设定:小说以多样的背景为基础,如孤儿院、家庭、马拉松赛场等,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状态。

2. 人物刻画深入:书中的人物性格饱满,情感细腻,如被遗弃在孤儿院的小女孩、离家出走的厌食症少女等形象生动且充满悲剧色彩。

3. 社会问题探讨:通过对边缘化人物的描写,作家不仅讲述了他们的故事,更触及到社会的冷漠与忽视,反思现实社会的不公和道德困境。

4. 叙事风格独特:安德烈斯·巴尔瓦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巧妙布局故事情节,让读者在跌宕起伏中感受到故事的内在张力。

5. 语言精炼深刻:作者运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将深刻的主题融入平实的文字中,使读者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文字背后的重量。

6. 形式题材多样:各篇小说虽然形式各不相同,题材各异,但都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邃思考,展示了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7. 隐喻象征手法:在小说中,诸如“小手”之类的元素往往蕴含着更深层的隐喻和象征,引人深思,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层次。

综上所述,《小手》的精彩部分在于其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描绘,对社会现象的大胆揭示,以及在文学艺术上的高超造诣。安德烈斯·巴尔瓦以其独到的眼光和笔触,赋予了这些中篇小说无可比拟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