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回复: 1

《生肉》 奥利维娅・莱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3514098.jpg          

书名:生肉
作者:奥利维娅・莱恩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59633309      

内容简介

>>> 《孤独的城市》作者首部虚构作品,生猛,幽默,一针见血。

>>> 何为生肉?一段待汉化的视频,一批未加工的原始信息,一本拒绝精雕细琢的小说。

>>> 捡拾信息碎片,“直播”无聊日常,一场为期七周的写作表演。作家利用推特发布写作计划,实时更新写作动态,坚持每天写作,只写不改。创作完毕,同时关闭推特账号。

>>> 《纽约时报》盛赞:很多年后,当我们试图回想这个时代的样貌时,我们会首先拿起这本书。

>>> 《卫报》《纽约客》《华盛顿邮报》《每日邮报》、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榜单TOP 10

凯西40岁,一边和前男友藕断丝连,一边着手与年长29岁的未婚夫结婚。身为一个成功的女作家,一个普通的失败者,内心成熟,却渴望孤独,她每天花7小时独处,独处方式是上网,她像只候鸟,需要定期飞行。婚后36天,她离开新婚丈夫,只身前往美国任教。这是2017年的夏天发生在作家自己身上的事。

奥利维娅·莱恩,《孤独的城市》作者,在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里,她以部分属于自己、部分属于已故女性实验作家凯西·阿卡的视角,观察并记录下现实世界的若干瞬间:夏洛茨维尔的暴乱,休斯顿的天灾,格伦费尔大厦的人祸,特朗普的推特,欧洲难民之殇,英国“脱欧”乱象,新纳粹主义在全球抬头……人到中年,她依然关心世界是否会更好。

作者简介

奥利维娅・莱恩,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评论家,曾任英国《观察家》图书版副主编,文章多见于《卫报》《观察家》《新政客》等主流媒体之上。莱恩以跨流派的非虚构作品闻名,已出版著作《沿河行》《孤独的城市》《回声泉之旅》。《生肉》是她的第一部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肉》这本书是奥利维娅・莱恩以独特的视角创作的文学作品,融合了作者自我和已故女性实验作家凯西・阿卡的多重身份,构筑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文学世界。以下从几个方面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写作风格:
   - 莱恩的写作风格独特,她能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 在《生肉》中,语言的运用具有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影响力,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阅读体验。

2. 主题深刻:
   - 书中探讨了身份、创造力与记忆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 莱恩利用自己与凯西・阿卡的双重视角,呈现了关于艺术与生活的多层次思考。

3. 角色刻画:
   - 角色的构建与发展充满了细腻的心理学元素,使得每个角色都显得生动而真实。
   - 特别是通过主角与已故作家阿卡的思想交流,创造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内心对话。

4. 结构创新:
   - 《生肉》的结构非传统,摒弃了常规的叙事方式,采用了更加流动和碎片化的叙述手法。
   - 这种结构设计加深了作品的多义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不断发现新的思想与感受。

5. 探索人性:
   - 书中对人性的探索尤为深入,尤其是关于个体如何通过记忆与过去建立联系。
   - 莱恩通过主角的内心挣扎和反思,展示了个体在现实压力下的复杂心理活动。

6. 社会评论:
   - 通过对现实世界瞬间的记录,莱恩实际上提供了对当代社会的深刻评论。
   - 这些记录不仅仅是描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7. 艺术感悟:
   - 《生肉》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对艺术创造过程的一种深刻反思。
   - 书中通过不同人物的眼睛,展现了创作过程中的痛苦与喜悦,以及艺术与生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8. 情感表达:
   - 情感的真实表达是《生肉》的一大特色。
   - 莱恩能够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人物复杂的情感状态,使读者能够共情人物的经历与感受。

总的来说,《生肉》是一部层次丰富、风格独特的作品,它不仅提供了独到的文学体验,还深刻地触及了人性和社会的核心议题。奥利维娅・莱恩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她作为作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洞察力,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学与哲学意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