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回复: 1

《不哀之歌》 曹利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化 
s33734301.jpg          

书名:不哀之歌
作者:曹利群
分类:文化 音乐
ISBN:9787513341110      

内容简介

如果说有谁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古典音乐的推广,曹利群必位列其中,他在古典音乐评论和推广上用力颇深。《不哀之歌》即他近年作品的精选集。全书分为“且听”“且看”“且行”三辑,古典音乐之外融入了更多历史、艺术、文学、博物、行走等内容,三辑以音乐聚拢,如奏鸣曲三乐章,读罢回味良久,不忍释卷。作者对诸位音乐人的掌故信手拈来,文笔深邃沉郁,是一本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兼容并蓄的文化之书。

古典音乐入门进阶,掌握交响乐的门道。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包括三线城市大型音乐厅、歌剧院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交响乐团和当红艺术家到访中国,西方古典音乐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推广。尤其是初涉古典音乐的年轻人,急需增进对古典音乐的作曲家、指挥家、表演艺术家的了解。本书提供了最好的读本。作者既有深厚的音乐修养,又有优美感人的流畅文笔,在古典音乐爱好者中有很高的威信与影响力。

音乐会怎么听?为人熟知的名家名作背后有哪些不为常人知的故事?自陈“我的交响曲大都是墓碑”的肖斯塔科维奇居然是足球迷?为什么作曲家都爱萨拉班德?李斯特之前的音乐会是怎样的?指挥这个行当有什么讲究?家喻户晓的《梁祝》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这些都能在《不哀之歌》里寻到蛛丝马迹。

无论是因卷入政治风波而忧惧不已的肖斯塔科维奇,还是作曲才能被掩盖在丈夫光芒之下的克拉拉·舒曼,“跳舞,跳舞,不然我们就会迷失方向”的皮娜·鲍什,亦或选择弃世的顾圣婴,此外还有卡兰卓、斯克里亚宾、皮亚蒂戈尔斯基……因为有音乐,有舞蹈,所以他们又具有超越悲剧的非同寻常的力量。曹利群用《不哀之歌》带我们进入一场盛大的艺术洗礼。

作者简介

曹利群,古典音乐评论家,古典音乐的传播者,《爱乐》杂志前主编。曾在中国交响乐团做过艺术策划,也参与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策划,以写与音乐有关的文章为乐事,在多地大学、剧院、图书馆和书店做过音乐讲座。已出版有《慢慢天明》《灯塔的光》《肖邦不住17号》《五音不全》《历史旁的花园》《永远的珍藏:世界著名厂牌与经典唱片》《缪斯的琴弦:西方音乐史话》等多种,编有《缺失的档案:顾圣婴读本》,并翻译有《如何听懂音乐》、《梅纽因访谈录》、《歌剧:一种新的聆听方法》(合译)、《亲爱的阿尔玛:马勒给妻子的信》(合译)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哀之歌》是古典音乐评论家曹利群近年作品的精选集,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将读者引入古典音乐的殿堂,这本书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音乐造诣,还体现了其对音乐艺术的真挚热爱和对推广古典音乐的坚持。以下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具体点评:

1. 艺术洗礼:
   - 书中对古典音乐作品的深入解读可视为一次精神与艺术的洗礼,为读者带来了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
   - 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使读者仿佛亲临音乐会现场,感受作曲家的情感抒发和音乐家的演奏细节。
   - 作者对于曲目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的透彻讲解,增加了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深度。

2. 音乐推广:
   - 作为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古典音乐推广的评论家,曹利群在本书中的音乐见解和观点尤为珍贵。
   - 他不仅在书中分享音乐知识,更通过个人的经历激励着同行和后辈继续投身于音乐的推广之中。
   - 书中所选乐曲和作者的音乐体验对于喜爱古典音乐的读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 文字功底:
   - 曹利群的文字功底在书中展露无遗,其文笔细腻、叙述生动,能够将复杂的音乐理论浅显地表达出来。
   - 书中的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让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深入理解。

4. 多元视角:
   - 作者不仅仅局限于西方古典音乐,也涉猎了包括中国民族音乐在内的其他音乐形式,显示了开阔的音乐视野。
   - 书中不乏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内容,丰富了读者的音乐认知。

综上所述,《不哀之歌》不仅呈现了曹利群的音乐信仰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宝贵财富。从艺术洗礼到音乐推广,从文字功底到多元视角,作者以独到的见解和深情的笔触,为读者奉上了一场音乐与文字的盛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