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回复: 1

《变形记(作家榜经典文库)》 弗兰茨・卡夫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s33638028.jpg          

书名:变形记(作家榜经典文库)
作者:弗兰茨・卡夫卡
分类:文学 经典
ISBN:9787521715347      

内容简介

卡夫卡五大中短篇小说神作,带您看清人性的本来面目。

《变形记》(中篇小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虫子。上级来家里催他出发去工作,见到他的样子落荒而逃。母亲吓得晕倒在地,父亲充满敌意地握紧拳头,只有妹妹敢去照顾他……一家人的生活从此天翻地覆。

《饥饿艺术家》(短篇小说集):卡夫卡生前唯一自选小说集。故事的主角大多是艺术家:日夜独自悬挂在吊杠上的空中飞人,关在笼子中的饥饿艺术家,拥有狂热听众但不被人理解的女歌手……他们是孤独至极的艺术家,他们也是不甘平庸的你和我。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文学史上罕见的天才作家。

奥地利作家,生于今天的捷克首都布拉格,父母均为犹太人。

父亲性格严厉刻板,母亲开朗坚忍乐观。卡夫卡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大,两个弟弟幼年早逝,剩他和三个妹妹。

父母忙于生计,卡夫卡的童年几乎都生活在完全不理解他的陌生人中间。在父亲眼里,他不谙世事、缺乏进取心。

卡夫卡14岁时,尝试写诗,梦想成为一名作家。23岁时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因不愿意接手经营家庭生意,和父亲的关系愈发紧张。工作后长期任职于一家保险公司,白天处理工人受伤保险,晚上则笔耕不辍奋力写作,不时有作品发表、出版。

卡夫卡一生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前后创作了三部均未写完的长篇小说和几十篇短篇小说。1924年6月3日中午,卡夫卡因病离世,年仅41岁。

病重期间,卡夫卡曾对大学好友布罗德留下遗愿:“我最后的要求就是,一切我留下的日记、手稿、信件、草图等等,读了的、未读的,务必完全烧毁……”朋友坚信卡夫卡的文学天才,将其作品陆续整理出版,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为纪念卡夫卡,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被直接命名为“卡夫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形记》这部作品,通过描绘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某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虫子的超现实情节,深刻地探讨了身份失落、自我认知、家庭关系和社会异化等多重主题。下面将围绕此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1. 超现实象征:格里高尔变成一只巨大的虫子这一荒诞情节,象征着他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状态。这种变形反映了个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无力感和丧失的自我价值感。

2. 家庭关系的探讨:格里高尔的变形导致家庭关系的重大转变。曾经是家庭经济支柱的他,现在成为了家人的负担。尤其是他父亲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敌意到后来的接受,展示了家庭内部在危机面前复杂动态的变化。

3. 身份与自我的迷失:格里高尔的变形也象征着一个人社会角色和职业身份的丧失。他从一位尽职尽责的旅行推销员变成了一个被社会和家人抛弃的“怪物”,从而探讨了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自我认知的问题。

4. 现实与幻想的交织:卡夫卡巧妙地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使得读者在跟随格里高尔的悲剧命运的同时,也能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

5. 社会隔离与人际关系:随着故事的发展,格里高尔被社会和家庭所隔离,这一方面显示了当时社会对个体差异的不容,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际联系的脆弱性。

6. 心理与情感的深刻刻画:卡夫卡不仅在物理变形上进行了描写,更深入地探讨了格里高尔内心世界的变迁。他的心理和情感反应,如恐惧、孤独、不安和希望等,都被细腻地刻画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他的悲惨境遇。

7. 文学翻译与艺术表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方玉全新译本根据德语原版还原了卡夫卡小说风格。英国插画师Patrick Atkins设计的封面,尽管未能采用卡夫卡建议的画面,但仍努力体现了作品的核心意境。

8. 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变形记》中还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工作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冲突。格里高尔为了家庭而勤奋工作,但在他不能为家庭贡献时,这份辛勤劳动显得毫无意义。

此外,对于读者,理解《变形记》的深层含义,能引发人们对于自身在社会中位置的反思。同时,卡夫卡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主题启发人们去思考存在的意义和个人价值。

综上所述,《变形记》无疑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文学杰作。它通过对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昆虫的荒诞叙事,深刻展现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卡夫卡的独特文风和超现实故事情节,使其成为影响后世诸多文学大家的重磅作品。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体验到故事本身的震撼力量,亦能在思考中获得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