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回复: 1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33455757.jpg          

书名: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作者: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分类:文学
ISBN:9787208158672      

内容简介

☆ 影响远超文学的永恒经典之作!Lady Gaga将书中一段话的大意作为刺青文在左臂上,“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曾将书中一段话印在1979年唱片《海浪》内封中。

☆ 冯至翻译手稿及致友人相关书信首次呈现,再现诗人之间的心灵激荡和精神回响。书中包含四幅精美彩图插页。

☆封面采用手揉纸,内文裸脊索线,体现复古的设计风格。

☆玫瑰是里尔克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里尔克一生与玫瑰也有不解之缘,“玫瑰,纯粹的矛盾,欲念,是这许多眼睑下,无人有过的睡眠。”这是里尔克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本书是里尔克思想中“一朵永恒的玫瑰”。

☆ 每个人都是“青年诗人”,每一颗迷惘的心灵,都能在里尔克的箴言中找到慰藉。

这是里尔克在其三十岁左右时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虽是写给“青年诗人”,里尔克却不止于谈论创作和诗艺,他在信中谈及青年人内心面临的诸多疑惑和愁苦:诗和艺术、两性之爱、悲哀和怀疑、生活和职业的艰难,揭示了审美、信仰、寂寞、爱、悲哀等论题的深奥本质。

里尔克向身处困顿中的青年人诉说诗人对生命的体验,希望他们能以更大的耐心对待成长中苦闷,向平凡的生活寻求更深沉而本真的意义。这些永恒的话题以亲切平易之语娓娓道来,展现出优美隽永的风格。每个人都是“青年诗人”,都在阅读中分享着一种永恒的流动。

作者简介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生于布拉格,伟大的德语诗人,代表作有《马尔特手记》《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在诗歌史上影响深远。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德文系,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留学德国,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精析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莱内·马利亚·里尔克在三十岁左右时,写给处于人生迷茫期的青年诗人的信件。这些信件并非简单的创作指导,而是对青年人内心面临的审美、信仰、寂寞、爱、悲哀等疑惑和愁苦进行深入探讨。

里尔克在这些信中展示了其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人生观。他不仅论述了诗和艺术,还深入地触及了两性之爱、悲哀和怀疑、生活和职业的艰难等主题。第一封信就以“我活在世上,无非为了表达”的主题,鼓励青年人要勇于表达自我。他主张,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应用文字去表达,因为这是艺术家的责任。

接下来,里尔克的信又对青年人如何在艰难生活中保持热爱,如何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坚守初心,如何面对内心的怀疑与困扰等方面给出了诚恳的建议。他的话语充满了智慧,如他在第三封信中写道:“对待自己的内心困惑,需要用一种最简单、最不自欺的方式去面对。”

但更加引人深思的是他对爱的诠释。他视爱为接受,亦是一种包容和理解。这种视角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年诗人来说,既是一种启示,也是一种慰藉。

然而,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在于里尔克的深刻见解和独到观点,更在于他的文字。他的文字如同他的诗一样,充满了音乐性和画面感,使读者仿佛在阅读一首诗,而不是一封普通的信件。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籍,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一个智者的人生哲学。这本书对于任何年龄段的读者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寻找人生方向的青年人来说,更是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