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回复: 1

《反败为胜》 威廉・斯利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战争 历史 
s33880237.jpg          

书名:反败为胜
作者:威廉・斯利姆
分类:二战 历史
ISBN:9787516657287      

内容简介

1942年3月,斯利姆接到远在巴格达的上级司令官电话,要求他三天之内飞往印度。之后英印军总司令部又将其调往缅甸。在那里,仰光刚刚陷落,英国军队艰难脱险,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的形势都令人十分焦虑。斯利姆临危受命,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

当时英军在缅甸存在诸种问题,如空军司令部 设在加尔各答,而陆军司令部设在曼德勒附近的眉苗,斯利姆认为这不利于地面和空中协同作战。繁冗低效的司令部、先后有五个不同的上级司令部轮流负责缅甸的防务和后勤补给、作战指挥一直分离,种种问题一直妨碍着英军的对日作战。此外,还有在丛林战方面训练不足、兵力和装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紧迫的形势下,斯利姆冷静分析作战目标,最终拿定主意,决定反击日军。

从马圭—东敦枝一线的反击战惨败到撤退印度、士气低迷,从接管新组建的英印第15军、厉兵秣马到第一次若开战役的惨败,从科希马战役扭转战局到伊洛瓦底江畔战役的致命一击,最终抢占仰光,打赢最后一战,战事跌宕起伏,斯利姆用高超的指挥艺术、诚恳的反思力、洞察人心的细腻和干脆利落的决断力,从丘吉尔口中的“我不相信一个有着像斯利姆这样姓氏的人能好到哪里去”一步一步成长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将领”。

★《反败为胜》“二战”英国名将斯利姆元帅回忆录,军事史界公认的“高级指挥官经典回忆录”。

★《纽约时报》《纽约客》《伦敦标准晚报》《纽约先驱论坛报·书评周刊》一致推荐!《纽约时报》称:“本书的每一页都闪耀着作者深远无边的卓越视野。”《伦敦标准晚报》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优秀将领的著作。”《纽约客》称:“斯利姆的经验教训都是无价之宝,其是领导力精进之课。”《纽约先驱论坛报·书评周刊》称:“《反败为胜》是一本珍贵的著作,斯利姆正派而又深具魅力……”

★这部回忆录中文版的出版,填补了国内二战史研究方面英军史料的重大空白,对于了解中缅印战区全貌,客观公正评价中、美、英三国军队的历史贡献有着重要价值。

★ 1942年斯利姆临危受命,来到缅甸,连续几年一直经历着一系列失败,以至于丘吉尔声称,“我不相信一个有着像‘斯利姆’(slim,微弱的,单薄的)这样姓氏的人能好到哪里去”。然而,正是这个如你我一般,看似普通、平凡的人,却一步步走上高位,从营长一路晋升为集团军群司令官,带领英军反败为胜,战胜日军。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的人格魅力是什么?他的领导素养是什么?这本书会给予一个全面立体的解答。

作者简介

[英]威廉・斯利姆(William Slim,1891—1970),英国陆军元帅,第一代斯利姆子爵,二战名将。他1891年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1908年入读爱德华国王学校,尔后加入军官训练团。1914年8月22日,以代理少尉军衔到英国皇家沃里克郡团服役,随军参加一战。1918年11月,转隶英印军,以代理少校军衔到第6廓尔喀步枪团就职。1937 年入读英国皇家国防研究院,毕业后,出任第7廓尔喀步枪团第2营营长,随后又出任英印高级军官学校校长。

二战爆发时,斯利姆就任英印第5师第10旅旅长,前赴非洲作战,再度负伤。1941年,升任英印第10师长。日军入侵缅甸后,英印军节节败退,1942年3月,斯利姆临危受命,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克服重重困难,率军撤抵印度。斯利姆此后历任英印第15军军长、第14集团军司令官和第11集团军群总司令,反败为胜,领军收复缅甸,特别是在科希马和英帕尔战役之中,决定性击败日军,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出任澳大利亚总督。东南亚盟军最高统帅蒙巴顿勋爵认为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败为胜》这本书记述了威廉·斯利姆在二战期间印缅战场的作战经历,展示了斯利姆如何带领盟军在不利情况下最终逆转战局的经典军事指挥艺术。下面将深入探讨此书的精彩部分,并解析其背后的军事策略与个人领导力:

1. 逆境中的接手指挥
   - 灾难性的开局: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盟军节节败退。
   - 临危受命:斯利姆在此时被急召至印度,后又调往缅甸,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面对严峻战局。

2. 战略性撤退
   - 噩梦般的大撤退:斯利姆到达缅甸后,立即进行了艰难的决策——从缅甸撤退到印度,以保存实力。
   - 士气与环境的双重考验:在糟糕的热带环境和低落的士气中保持军队的组织和战斗力显示了斯利姆的领导力。
   
3. 重组与反攻
   - 重组军队:在印度,斯利姆对军队进行了重新编制和训练,强化了战斗力。
   - 精心策划反攻:经过精心的策略规划,斯利姆率领盟军展开了对日反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4. 指挥官的战略眼光
   - 宏观把控战役:《反败为胜》展现了斯利姆作为高级指挥官对整体战略的精准把握。
   - 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书中详细描述了斯利姆如何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采取不同的战术实施作战。

5. 领导与指挥艺术
   - 提振士气:斯利姆在士气低落时通过果断与沉着的领导提升了士兵们的信心。
   - 驾驭困难:在极端困境中能够冷静分析形势,作出正确决策,体现了斯利姆非凡的统帅能力。

6. 对日作战的转捩点
   - 伊姆法尔战役:斯利姆指挥下的英军在伊姆法尔战役中取得关键胜利,成为转折点。
   - 科希马战役的胜利:科希马战役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盟军在印缅战场的优势地位。

7. 战后的反思
   - 对战争的总结:斯利姆在书的结尾部分对整个战争过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总结。
   - 和平时期的洞见:作为一名经历过战争的将领,斯利姆对于和平时期的军事策略也有独到的见解。

此外,在阅读《反败为胜》时,读者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度思考:

- 理解在极端劣势下如何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
- 学习如何在逆境中作出正确决策并实施有效的战略调整;
- 领略一个优秀军事指挥官在战略规划和战术执行上的智慧;
- 体会军事史上重要战役对后世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总的来说,《反败为胜》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军事回忆录,它展示了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科学的战略部署以及卓越的领导力。该书是了解二战印缅战场及斯利姆元帅军事才能的重要资料,对于军事爱好者而言,是研究经典军事理论与实践的宝贵文献。对于更广泛的读者群,它提供了关于决策、领导以及在逆境中成长的宝贵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