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回复: 1

《孔子》 和辻哲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哲学 
s33920005.jpg          

书名:孔子
作者:和辻哲郎
分类:哲学 孔子
ISBN:9787532599691      

内容简介

★中国古礼最重“天地君亲师”,孔子是其中的“师”。作者从《论语》研究这位“老师”,有四个切入点:一是与世界级的其他“老师”做比较,二是把《论语》当这位“老师”的传记读,三是分析《论语》的“地层叠压”,四是从语录体把握其形式特点。这四点,除第三点存在很大难度,方法可商,其他都是阅读《论语》的不二法门。

——北京大学 李零

★在对《论语》进行文本梳理、语句分析的同时,作者还以诗人的眼光来欣赏《论语》,以哲人的心灵来体悟《论语》,而这样的眼光与心灵,在诗人哲学家和辻哲郎的身上获得了有机的统一,也在他的这本不同凡响的《孔子》中获得了充分的展示。

——浙江大学 傅杰

★该书是日本著名哲学家和辻哲郎研究孔子的专著,作者精通东西方哲学,被誉为“日本比较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

书中提出了“人类的教师”的概念,将孔子与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等先哲做比较,并分析了“世界四圣”为什么会成为圣人;梳理了四位先哲的传记,重点对与孔子相关的史料,如《孔子世家》《孟子》等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中的不可信性;此外,作者从《论语》 原典出发,对这本书的成书早晚、编排次序、语录体特征进行了分析,重新考察了有子、颜渊、子路等重要人物。

总之,这是一本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经典小书,有宏观的世界文化比较,有敏锐的深刻洞察,也有充满哲思的人生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形象。

作者简介

和辻哲郎(1889-1960),日本近代哲学家、伦理学家、文化史学家。191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先后担任东洋大学、京都帝国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与西田几多郎并称“双璧”。生前为日本学士院院士、日本伦理学会会长。1955年获日本文化勋章。有代表作《风土》《古寺巡礼》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日)和辻哲郎著,由刘幸译,陈玥校,出版于2021-05-01,其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论语》的深刻理解,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下是具体点评:

1. 师道尊严
   - 与传统对比:和辻哲郎将孔子与世界级的其他"老师"做了比较,这种比较不仅突显了孔子的独特性,也体现了其思想的时代跨越性。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孔子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 师道核心:在探讨孔子的教育理念时,作者深入剖析了“师道尊严”的核心内容,强调了尊师重教的价值理念。这一部分对于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尤为重要。

2. 《论语》研读
   - 传记视角:把《论语》当作孔子的传记来读,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这种新颖的阅读角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生动、鲜活的孔子形象,使《论语》不再是冰冷的教条,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时代背景的故事集。
   - 地层叠压:分析《论语》的“地层叠压”现象,即不同时期的思想如何在《论语》中交织融合,展现了孔子思想的复杂性和包容性。这一部分对于研究《论语》的思想价值及其成书过程具有重要启示。

3. 语录体特点
   - 形式创新:从语录体的形式特点入手,分析了《论语》的文体结构,这种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论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
   - 思想传达:通过语录体的解析,作者揭示了孔子如何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深刻的哲理,这对于理解孔子的教育方法和传播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4. 翻译校对
   - 翻译质量:刘幸的译本得到了读者的普遍好评,其语言流畅,准确传达了原著的精神实质,这对于中文读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障碍,提升了阅读体验。
   - 校对严谨:陈玥的校对工作保证了书籍内容的准确无误,使得这本译作在学术性和可读性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综上所述,《孔子》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深入剖析,更在于它提供了多个独特且富有启发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无论是对《论语》的新颖研读方法,还是对孔子教育理念的深刻解读,都使得这本书成为了研究和了解孔子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份难得的学习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