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回复: 1

《说文解字套装全五册(全本全注全译)》 许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41MZhcglnmL.jpg          

书名:说文解字套装全五册(全本全注全译)
作者:许慎
分类:文学 经典

内容简介

《说文解字》是汉民族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考究字源的字典,凝聚了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毕生的心血,代表了汉代训诂学的最高成就。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其中,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东汉以前汉字的形音义材料,同时反映了东汉以前的百科知识。这次出版,以同治十二年(1873)陈昌治据孙星衍重刊宋刻大徐本改刻的一篆一行本为底本,参考历代说文学、古文字学研究成果,将每一字条分原文、注释、译文、参证四部分,进行整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以简体字本呈现,在讲述字形时保留必要的繁体字形,并提供兼顾繁简字形的音序、笔画检字表,使原本晦涩难懂的《说文解字》,真正变成雅俗共赏、普通人也“读得懂”的《说文解字》。

为了读懂《说文解字》,我们强化了以下几点:一,形经正纬,正源求本。抓住《说文解字》形书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不排斥音、义相依的原则,充分利用近百年来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界认同的文字资料确定字源,订正本形,寻求本义。如果说每个字条就是有关这个字的研究小史的话,那么整本书就可看作汉字系统形、音、义特别是形体的演变史。二,译注参证,雅俗共赏。每个字条,在原文之外,分设【注释】【译文】【参证】三个细目。将许书谨慎校勘之后,【注释】顺着许氏思路,直接征引《说文》学各家说法,力争不曲解许说;【译文】将说解译成白话,尽量忠实于原著,让中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可以看懂;【参证】利用公认的古文字学成果,证明、丰富、发展许学,纠正许氏的错误,弥补许学的不足。以这样的体例,期望达到雅俗共赏的结果。三,征引众说,融合古今。《说文解字诂林》采录的一百八十多种著述、二百五十多家学说,之后的其他《说文》学著作,以及古文字学、现代汉字学,大陆的、台港澳的、世界各地的汉文字学:凡是能证明、阐发、修正许说的,而且是本书需要的,一律在征引之列,尽力做到熔古今学说于一炉,集中外成果在一书。

为了读懂《说文解字》,我们更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改为简体字版,必要处保留繁体字形。鉴于繁体字本偏离大众阅读的主流,本书采用了简体字本,其繁简处理的原则是:每个字头在本字条之内中保留繁体字形,尤其是在涉及字的形体分析时,一并保留其组成部件的繁体字形;在本字条以外,则尽量使用简体字形,只在必要处酌情保留繁体字形。本书的繁简字形问题主要根据王宁主编的《通用规范汉字字典》进行处理。二,置换全部古文字,务使高度清晰,以便识别、摹写。字头小篆,采用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北师大说文小篆字形:【参证】中的金文和甲骨文字形,直接利用了中华书局2010年新版《汉语古文字字形表》的原始高清电子图片;散在【注释】【参证】中的其他古文字形,则全部重新摹写、扫描、置入,尽可能避免在很多图书中常见的古文字字迹模糊的遗憾。三,规范体例,改用全称,降低阅读难度。【注释】和【参证】中的引书简称一律改为全称,并将注释中的“孔疏”“郭注”“孔传”等略称,恢复为完整的“孔颖达疏”“郭璞注”“孔安国传”等,这样做,连同整本书采用简体字版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广大读者的不必要的阅读障碍。另外还参照“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体例,对此书的体例略行改造,规范其注释、征引等规范,使之眉目更为清晰。四,优化目录、天眉、检字表,增强检索功能。设置《总目》和各分册目录,由《总目》可对各卷所在分册一目了然;各分册目录收录540部部首字之隶定字形、通行字形、简体字形、小篆字形,并为之编排序号,且加注汉语拼音今读;正文天眉不仅标示当页所有字头,且标示其所属部首(含序号);优化《音序检字表》《笔画检字表》,以帮助读者尽快检索到所需字形。

作者简介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属河南漯河)人,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曾跟随大学者贾逵受学,博通经籍,号称“五经无双许叔重”。著有《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等。《说文解字》初稿完成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九月,才遣派儿子许冲将其进献给皇上。因他所著的《说文解字》著称,后世称《说文》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一士族文人之家。未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十九岁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各地。后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46岁随清使节出使琉球,47岁到48岁退居故里,49至60岁馆于如皋,61岁后返回故乡并终老于乡。著有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 六卷(后佚两卷),影响甚大。1936年,林语堂曾将这部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文解字套装全五册(全本全注全译)》是东汉著名学者许慎的代表作,其作为汉民族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不仅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对后世汉字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将详细点评此书的精彩部分:

1. 部首编排的创新: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创立了540个部首,这种按照偏旁部首来编排汉字的方法,极大地方便了查阅和学习。
   - 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查找效率,也为后来的字典编纂提供了重要参考。
   - 部首系统的确立,也促进了对汉字结构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2. 字形字义的解析:
   - 书中对每个字的形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理解汉字的构造提供了直观的图像。
   - 对字义的准确解释,使得这部著作成为研究古代汉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 字形与字义的结合,揭示了汉字形意结合的特点,对于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汉字有着重要作用。

3. 声读字源的考察:
   - 许慎不仅辨识了声读,还考究了字源,这对于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 通过声读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把握汉字的发音规律,对于提高古代文献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 字源的探究,更是让读者能够追溯到汉字的最初始形态和意义,加深对文化传承的认识。

4. 古今音注的对比:
   - 书中采用了简体现代拼音注音,使得古今音一目了然,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极为友好。
   - 古今音对比的方式,不仅便于现代人学习,也有助于了解汉字读音的历史变迁。
   - 注音的加入,降低了学习门槛,使得《说文解字》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的研究,而是更加大众化。

5. 全注全译的深度:
   - 全书采用了全本全注全译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详尽的注解和译文,这在其他古籍中较为罕见。
   - 注解和翻译的深入,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古代文本的原意。
   - 这种方式的采用,不仅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也让古籍的魅力得以跨越时空传递给今人。

6. 经典入门的价值:
   - 作为汉字入门书,这本书的内容设置考虑到了初学者的需求,使其看得懂、用得上。
   -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经典之作不仅是学习汉字的工具,更是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 它的普及性和教育意义,对于推广国学教育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作用。

7. 国学文库的一部分:
   - 作为“谦德国学文库”系列之一,这套书籍的出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 国学文库的建立,不仅丰富了国学资源,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这样的系列丛书,对于推动国学研究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8. 文化价值的体现:
   - 《说文解字》不仅是一本字书,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文化价值的典籍。
   -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对汉字的解读,更在于它所体现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变迁。
   - 这本书的流传和研究,对于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在深入了解《说文解字》的精彩部分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对该书的理解,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 阅读时,应注重理解每个字的形声义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助于记忆和应用。
- 考虑到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古文知识,辅以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会更佳。
- 由于书中涉及的汉字知识较为深奥,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以避免误解。

总的来说,《说文解字套装全五册(全本全注全译)》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其详实的注解和翻译也使其成为汉字学习者的宝贵财富。许慎的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编排方式、深入的字形字义分析、丰富的声读字源考究以及便捷的古今音注,展现了汉字学问的深邃与魅力。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字学的巨著,也是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