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2|回复: 1

《大清帝国》 增井经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29522235.jpg          

书名:大清帝国
作者:增井经夫
分类:历史
ISBN:9787520104166      

内容简介

清王朝乃四千多年的中华传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集大成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前期,一个小小的女真部族入主北京,建立帝国;

中期,清朝中央政府开始直接管理新疆、西藏地区,可谓鼎盛时期;

后期,大清帝国屈服于欧洲势力,走上崩溃之路。

增井经夫为我们详细描绘了最后的中华王朝在二百七十多年间的繁荣与没落,解析了近代中国的起点,其中对清代的社会经济、学术、文艺三个方面的论述尤为精彩。

作者简介

增井经夫,1907—1995,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曾任职于日本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明治学院大学和金泽大学等,专攻中国清史,著有《亚洲的历史与历史学者》《中国的历史与民众》等,翻译有《史通——唐代的历史观》《焚书——明代异端之书》《太平天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清帝国》这本书精彩部分的点评可以从多方面展开,包括其对清王朝历史全景的描绘、作者的历史观点、以及该书在清史研究领域的地位等。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历史全景描绘:
   - 《大清帝国》细致地勾勒了清王朝从建立到衰落的全过程。
   - 增井经夫通过不同时间段介绍清朝的不同阶段,前期是女真部族如何崛起并建立帝国,中期则展现了清朝如何达到鼎盛,而后期则着重描述了帝国的衰败与对欧洲势力的屈服。
   - 书中不但涵盖了政治变迁,同样兼顾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2. 作者历史观点:
   - 增井经夫对于美国“新清史”学派将清帝国比作西欧式“帝国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 他倾向于认为清朝的扩张,更多是出于国内政治和文化的动因,而非简单的物质掠夺。
   - 这种观点为理解清朝历史提供了一个非西方中心的视角,强调了中华传统的影响。

3. 领域地位:
   - 在日本,该书被认为是清史学习和研究者的必读参考书。
   - 对中国读者来说,《大清帝国》是一部出色的清史入门读物,可助他们快速构建对清朝历史的宏观认识。

4. 叙述风格:
   - 增井经夫的书写风格客观中立,力求还原历史真实面貌。
   - 他通过严谨的历史资料研究和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作品。

5. 内容结构:
   - 《大清帝国》的结构安排合理,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使得读者易于跟随时代脉络。
   - 每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变革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述,让读者可以轻松把握清朝历史的转折点。

6. 文化影响:
   - 书中对清朝的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 增井经夫特别强调了清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角色,这对于理解中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7. 批判思维:
   - 作者不仅提供历史事实,还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如对清王朝的政策和对外关系给出自己的见解。
   -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读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教育意义:
   - 作为一部历史书籍,《大清帝国》不仅适合历史专业读者,也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它能够增加公众对中国历史特别是清朝部分的认识,提升文化素养。

此外,考虑到《大清帝国》涉及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读者在阅读时可能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在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期或事件时,可以适当参考其他专门的历史研究文献,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 鉴于书中包含较多专业的历史学术讨论,初学者在阅读时可能需要耐心和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
- 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解读,读者可以采取开放的心态,同时也可以比较其他学者的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

总的来说,《大清帝国》这本书之所以受到学界与读者的重视,在于其对清朝盛衰历程的全面展示,以及对清史研究中不同观点的平衡处理。增井经夫通过丰富的历史材料与深入的分析,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大清帝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