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回复: 1

《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集(套装共五册)》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41CS8LlZvwL.jpg          

书名: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集(套装共五册)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分类:文学 经典

内容简介

在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有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活下来的幸存者,则失去了亲人,过早地结束了他们的童年。在本该享受童年快乐的阶段,“我们已经是男人和女人了”。本书是卫国战争幸存儿童的口述史,他们在经历这场战争时都是2-12岁的孩子。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开始了为期十年,错综复杂却又残酷无比的阿富汗战争。一代苏联青年在“帮助我们的阿富汗兄弟”旗号下应征入伍,他们非常年轻,大多才二十出头。阿富汗战争在1989年结束了,但关于战争的记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泥沼,这些一代青年人终生或许都在其中。本书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以及他们亲人、友人、子女的血泪记忆。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超过一百万女性参战。她们是15-30岁的年轻女孩,却担任起被视为“男人的岗位”的职责,她们是医生、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本书是一本二战时苏联女兵和女性医护人员等的回忆录。她们眼里的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也是从未有过的冲击和震撼。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史上*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 上万平民因放射性物质长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数万亩土地被污染,切尔诺贝利一夜之间化为废城。 事故后十年,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事故发生现场,历时数年,访问了超过500位幸存者,用普通个体的声音平贴出时代的全景,书写了一部人类的启示录。在这里,平凡人物的真实经历比小说更惊人。每个人的声音都透视着历史的崩塌、国家机器的隐瞒、俄罗斯人的价值观,以及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 「切尔诺贝利核爆是二十世纪重大的灾害事件,时至今日我还是不解,我所见证的究竟是过去还是未来?……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恐惧的窠臼。」——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是201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著名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全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

作者简介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Свe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Aлeксиeвич)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后举家迁往白俄罗斯,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系。白俄罗斯记者、散文家。20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当代世界文坛极富影响力的俄语写作女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其作品首次集结为《阿列克谢耶维奇文集》:《战争中没有女性》《锌皮娃娃兵》《最后的见证者:101位在战争中失去童年的孩子》《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及《二手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集(套装共五册)》是一部涵盖了多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文学作品集。这套书籍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独特的文学手法,为读者展示了不同历史背景下人类生活的多面性及其心理、社会影响。以下是这套书籍中每册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二手时间》:《二手时间》探讨了后苏联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与生活变迁。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采访不同背景的人,揭示了社会转型对个体精神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其深刻见解和真实生动的叙述方式,使这本书成为了理解当代欧洲历史变革下个人命运的重要读物。

2.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在《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现场,进行了详实的记录和采访。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灾难发生后的紧张场景,还真实反映了当地居民和参与清理工作人员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这种从人心出发的灾难记述,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灾难背后的人性光辉与苦难深渊。

3. 《战争的非女性面孔》:在《战争的非女性面孔》中,阿列克谢耶维奇聚焦于苏联卫国战争中失去童年的儿童兵。通过对这些幸存者的访谈,她揭示了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他们在战后如何面对生活、记忆与创伤。这本书对战争下儿童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是反思战争与人性的宝贵资料。

4. 《最后的见证者》:《最后的见证者》我国产阶级斗争的亲历者回忆,可以看到那个时期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心态。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大量的口述历史,捕捉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感受和历史的复杂性,为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5. 《乌托邦之声:阿列克谢耶维奇文集》:《乌托邦之声:阿列克谢耶维奇文集》集结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五部作品,展现了她对于历史事件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现实和未来的深思。

综上所述,在评价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时,不难发现她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她的文笔细腻而深情,能够抓住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让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并且,她的书作中蕴含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读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和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