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回复: 1

《珞珈筑记》 刘文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32333998.jpg          

书名:珞珈筑记
作者:刘文祥
分类:历史 建筑
ISBN:9787559817150      

内容简介

大学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诞生的一种新事物。它的诞生既是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需要,也是近代中国打开国门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承载了引导中华文明在近代转型之路上前行的历史重任。

本书以大学存在的空间场域——校园为研究对象和切入口,是关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的一项个案研究新成果。全书用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从无到有、从荒野湖山到黉宫胜地的动态过程,还原了其间各方之间的复杂纠葛,以及建校先驱为新校园诞生所做的不懈努力。该书又将珞珈山校园的诞生,置于近代中西建筑文化激荡交汇的历史进程中,探究了这一近代国立大学新校园所折射出的建筑文化意涵和时代思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独特视角。该书对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及建筑文化史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均有新的意义。

作者简介

刘文祥,湖北人,武汉大学文学学士及历史学硕士、博士。从事中国近代大学史、近代建筑史及武汉城市史研究。多年来持续关注和研究民国时期武汉大学历史文化,为武汉大学校史馆布展方案设计人之一及专题纪录片《珞珈》撰稿人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珞珈筑记》的精彩部分在于其不仅作为一部学术性较强的著作,而且它还兼具了良好的可读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书是基于刘文祥博士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其学术性和科学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书中的引用规范、内容严谨,反映了作者深入的研究工作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下面将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1. 学术价值
   - 研究深度:作为一篇博士论文延伸出来的书籍,其研究深度可见一斑。
   - 严谨性:在学术写作中,严谨性是基础,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
   - 引用规范:正确的引用前人研究是学术著作的标志之一,本书的引用做得颇为规范。

2. 可读性强
   - 语言风格:虽然是学术著作,但语言并不晦涩,具有一定的通俗易懂性。
   - 内容结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使读者易于跟随作者的思路。

3. 文化内涵
   - 文化底蕴:武汉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通过本书可以对这一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 历史价值:书中对于校园建筑与环境的描述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细节的精确把握。

4. 教育意义
   - 启迪思考:书中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描述,更是对现代教育环境建设的一种思考。
   - 教育理念:通过对武大校园建设历程的分析,反映出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5. 实践指导
   - 规划建议:书中对于校园规划的建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管理经验:武大校园的管理运营经验对于其他学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 社会影响
   - 影响力:作为“中华读书报2019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其社会影响力已经得到了认可。
   - 传播范围:正式出版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传播,影响力逐渐扩大。

7. 文献贡献
   - 研究资料: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 参考文献:书中所列举的参考文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8.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
   - 个人经历:刘文祥博士的个人经历和对武大的情感也是促成这部作品诞生的重要原因。

此外,除了上述分析的核心内容外,以下还有几点可能值得读者进一步关注:

- 了解作者刘文祥博士的其他研究成果和作品,可能会更全面地理解其学术思想。
- 考察武汉大学的其他学术和文化成果,以便与《珞珈筑记》中的论述进行比较。
- 对于有意深入研究高校校园规划与文化建设的读者,可以考虑阅读本书以获得启发。

综上所述,《珞珈筑记》是一部将学术性与可读性结合得较好的作品,它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武汉大学新校园的诞生过程,也提供了对高等教育校园规划与建设的独到见解。此书不但有助于学术界的专业人士进行研究参考,还适合对教育史、校园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