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回复: 1

《宋代中国的改革》 刘子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34062348.jpg          

书名:宋代中国的改革
作者:刘子健
分类:历史 宋代
ISBN:9787208173163      

内容简介

☆ 海外宋史领军人物刘子健成名力作,宋史名家虞云国长篇导读,邓小南、赵冬梅倾情推荐

首开士大夫政治研究之风气,士大夫政治研究的学术典范之作

☆ 批判性地融汇现代中国与日本学者的既有成果,集王安石变法研究之大成

重审士大夫政治的宿命,叩问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底层逻辑

☆ 从政治思想、官僚行为、政府运作发掘尚未凸显的王安石新政的新面相

作为官僚理想主义者,富国强兵并非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标

☆ 试图以宋代历史为个案,向社会科学提供可以启发思考的“理论概括”

王安石新政的失败,是由官僚体制所依附的君主专制政体命中注定的!

————————————————————————-————————————

邓小南:

本书是宋史学界的典范之作。王安石及其新法新政,不仅是理解宋代历史的关键,也是影响近世中国的重要纽结。作者以白描笔法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宋代中国的改革”之简明全景,举重若轻地提炼出特定时代具有根本性质的议题,体现出作者卓越的洞察力。作者重视政治性、结构性的研究解析框架,阐释收放自如,其深广的观察视域、通透的思考境界、简捷的表述方式,无不予人以深刻启发。

柯睿格:

所有对中国改革运动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甚或专家都应将其作为他们首要的导游。

赵冬梅:

译介一本发表于半个世纪以前、用英文写就、面向英文学术世界的王安石变法研究著作,有必要吗?有!刘子健先生是迄今为止我所认识的最具学术企图心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者,他试图以宋代历史为个案,向社会科学提供可以启发思考的“理论概括”,比如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他的官僚分型理论,他对集权与专制主义关系、国家利益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思考,而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梳理之上。从刘先生的论述出发,研究可以继续深入,读者可以共同思考。

————————————————————————————————————

本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及其失败的原因。全书以王安石变法为主线,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分为变法、反变法和后变法三个阶段,完整地叙述了北宋后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变。作者指出,王安石的理想是实现儒家的道德社会,在这一点上,王安石与他的反对者并无二致 。问题在于王安石希望通过改造、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以实现这一理想。由此,作者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官僚体制改革,聚焦吏役次官僚制,考察新政的政府运作,并以募役法这一新政核心制度作为个案研究,总结归纳新政的特点。本书的关注点不仅在于王安石变法本身,更在于王安石所代表的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与纠葛。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特色与价值之所在。

作者简介

刘子健(1919—1993),祖籍贵阳,生于上海,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1948年赴美。20世纪50年代,研究重心转向宋史。1960年,入斯坦福大学任教。1965年,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刘子健是美国宋史研究的顶级学者,也是促进国际宋史交流的领袖人物,对突破国家与民族界限的国际性学术合作卓有贡献。主要专著有《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两宋史研究汇编》等。

译者张钰翰,1983年生,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编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中国的改革》一书,由美国学者刘子健著述,张钰翰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刘子健成名力作,以王安石变法为核心,深入剖析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背景及变法的全过程。下面将围绕该书的核心内容进行点评:

1. 王安石理念解析:
   - 书中透彻地分析了王安石的政治理念,指出其官僚理想主义的特点。
   - 作者揭示了王安石变法的理想追求,以及他试图通过改革来强化中央集权的目标。
   - 刘子健详细阐释了王安石新政措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为理解其改革意图提供了重要视角。

2. 改革措施细节:
   - 书中对王安石实施的新法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分析。
   - 刘子健对这些改革措施背后的理论基础及其实际运作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 通过对新法执行情况的评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新法的不同反应与接受程度。

3. 政治斗争影响:
   - 描述了围绕变法产生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展现了官员间的权力博弈。
   - 分析了王安石与反对派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波动。
   - 体现了宋代朝廷内部派系斗争对改革进程的深远影响,以及改革的社会争议性。

4. 改革成果评价:
   - 刘子健在书中对王安石改革的短期成效给出了客观的评价。
   - 讨论了新政对宋代社会经济和军事的积极影响。
   - 同时,作者也未回避改革带来的问题,如执行过程中的官僚主义和效率问题。

5. 改革失败原因:
   - 本书重点分析了导致王安石改革最终失败的各种因素,包括政治上的反对、制度上的障碍以及执行上的难题。
   - 指出了王安石官僚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其无法适应复杂政治局势的局限性。
   - 探讨了改革失败对后世的影响,提供了对改革成败得失的深刻洞见。

6. 学术贡献意义:
   - 作为海外宋史研究的领军人物,刘子健的这部著作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 本书的深度研究和新颖视角,为宋代改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 对于了解王安石变法以及宋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研究宋代变革不可多得的学术成果。

此外,在深入了解此书内容之际,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 了解作者刘子健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立场可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把握书中的论点。
- 结合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可以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实际效果和意义。
- 探究改革对宋代后续历史发展的影响,能够使读者从宏观角度认识改革的历史地位。

综上所述,《宋代中国的改革》是一部对王安石变法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学术作品。此书不仅详尽地分析了变法的内容和实施过程,而且对改革的成败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作者的有效运用历史材料与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这本书成为研究宋代变革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对于有志于深入了解宋代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变革的读者而言,这部著作将会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