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回复: 1

《读通鉴论(全本全注全译)》 王夫之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历史 
518mNrZYOKL.jpg          

书名:读通鉴论(全本全注全译)
作者:王夫之等
分类:中国 历史
ISBN:9787101146226      

内容简介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的一部史论名著,以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为据,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全书议论纵横,新见迭出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全面反映了王夫之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

作者简介

原著者: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又号夕堂,湖广衡阳(今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毛泽东称:“西方有个黑格尔,东方有个王船山。”著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庄子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

注译者:尤学工、翟士航、王澎,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尤学工,男,汉族。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理论和史学史。曾先后在《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

翟士航(1992—),男,汉族。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学史以及军事史。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批准号:12ZD153)、“清人文集‘经义’整理与研究”(17ZDA259),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明代武经学研究”(2018CXZZ064)、“武学经传:宋元明清‘武经’与‘将传’类文献”研究(2019YBZZ052)。先后在《人文杂志》、《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王澎(1994—),男,汉族。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学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通鉴论(全本全注全译)》,由王夫之等著,是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进行深度解读与评论的作品。本书不仅以丰富的史实为基础,还提供了作者独到的历史观察和思考,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下面将围绕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历史深广覆盖:覆盖自秦至五代的历史,王夫之系统地评论了这漫长时期内的封建社会历史。这种大跨度的历史梳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宽广的历史视野,帮助人们理解各个时代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

2. 人物臧否分析:书中对历代重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评价,不避讳其缺点,也充分认可其贡献,展现了作者公正客观的史识。这种人物臧否的分析,对于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行为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兴衰成败剖析:通过对历史兴衰得失的剖析,王夫之试图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这种对历史规律的探索,有助于现代人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用以指导现实生活和工作。

4. 文采议论飞动:全书900多个专题,文采飞扬,议论纵横,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造诣。这种文笔和议论的精妙,使得阅读过程成为一种享受,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 新见论点迭出:在对《资治通鉴》的解读中,王夫之提出了许多新见和精到的论点。这些创新的观点和论述,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史学理论。

6. 心境反思深刻: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的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其作品中自然积淀了深邃的反思。这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期的心路历程,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思想变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7. 古今借鉴探求:在评论中,王夫之始终致力于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启迪性。

综上所述,《读通鉴论(全本全注全译)》不仅是对《资治通鉴》的深入解读,更是一本蕴含着深厚历史哲思的学术杰作。王夫之通过自己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独到的见解,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