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回复: 1

《消失的另一半》 布里特・本尼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s33990880.jpg          

书名:消失的另一半
作者:布里特・本尼特
分类:小说
ISBN:9787559654908      

内容简介

一座不为人知的奇怪小城,人人都以不像自己原来的出身为荣。

一对引人注目的美丽双胞胎。十六岁那年,姐妹们悄无声息毅然逃离家乡。

妹妹史黛拉洗清前尘,得到想要的一切,却为隐瞒身世,一生战战兢兢。姐姐德西蕾带着年幼女儿裘德重回故里,一边和母亲隐忍度日,一边不停努力打听妹妹消息。

多年后,裘德在一个派对场合见到了金发碧眼的富家女孩肯尼迪。她坚定地认为,肯尼迪的母亲便是自己从小听闻却从未蒙面的史黛拉。

裘德对真相不依不饶的探求在史黛拉心上掀起狂风巨浪,而生活始终在不动声色地默默向前。离开的,回来的;消失的,留下的;攫取的,遗忘的;挣扎的,释然的……每个人都在经历且承受着自己的选择。史黛拉必须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断。

原生家庭、认同感、迷失、寻找自我、大城市打拼、年轻人的奋斗、改变身份、手足之情、与恋人如何相处、如何处理跟父母或孩子的关系……种种元素,都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由此能够展开许许多多的思索和讨论。

这是选择之书、认同之书、希望之书、回归之书、共情之书、开拓之书。小说中每一个角色,下定决心所作的选择带领他们前往一个新环境、一个人生新阶段,而这个环境又重塑了他们的内在。

“另一半”不仅是书中双胞胎的人生抉择,也众多角色在各自的人生经历中面临的两难、失去与转变。消失的另一半,是比较好的那一半?还是比较坏的那一半?当初没选的人生,是不是比较精采?而蕴含希望的开放式结局引人思考,也给与人们满满的正能量。

作者简介

布里特・本尼特(Brit Bennett) ,1990年出生,本科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密歇根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她不定期于《纽约客》《纽约时报》《巴黎评论》发表文章,并于201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好女孩》(The Mothers),大获好评。该书被《纽约时报》评论为当年秋季最 重要的初试啼声之作,将由华纳兄弟公司改编为电影、《时代》百大人物暨知名演员凯莉•华盛顿(Kerry Washington)担任制作人。同年,布里获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National Book Foundation)评选的“在三十五岁以下发表处女作的优秀作者”之一。2020年,她第二部长篇小说《消失的另一半》甫出版随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亦是知名广播节目“早安美国读书会”最佳选书。该书人物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身份认同问题引发了来自不同领域读者的强烈共鸣和热烈探讨,被数十家欧美主流媒体评委年度优秀图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失的另一半》这本书以深刻的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探讨了身份、自我认同以及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这本书通过双胞胎姐妹德西蕾和史黛拉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深挖了个体在追求理想自我与家庭期望之间的内心挣扎。下面将围绕此书的精彩部分进行深入分析:

1. 背景设定
   - 独特小镇:《消失的另一半》中描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奇怪小城,这个小城的特点在于,镇上的居民都以不再是他们原来的自己为荣。这个设置反映了现实中人们对于身份的不断追求和改变,以及对归属感的复杂看法。
   - 双胞胎主角:书中的主角是一对引人注目的美丽双胞胎姐妹,她们在十六岁那年逃离家乡,开始了截然不同的生活。这一情节不仅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也象征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认同的探索和对自由的追求。

2. 角色发展
   - 德西蕾的旅程:姐姐德西蕾带着年幼的女儿返回家乡,面临着旧有身份与新生活之间的冲突和挑战。她的旅程不仅是一次空间上的回归,更是一次内心深处的自我发现和和解。
   - 史黛拉的转变:妹妹史黛拉则选择彻底切断与过去的联系,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她在隐瞒身世的同时,一生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新形象。这种极端的变化,让人深思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以及社会标签对个人的影响。

3. 主题深掘
   - 身份与认同:《消失的另一半》的核心议题之一是身份与自我认同的探索。书中的人物们面临着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身份认同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和探讨。
   - 家庭与个人:德西蕾和史黛拉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追求理想自我时与家庭期望之间的冲突。

4. 叙事技巧
   - 时空跳跃:作者布里特·本尼特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巧妙地交织了过去与现在,使得叙事层次丰富,情感厚重。
   - 多视角叙述: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叙述同一事件,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5. 文风语言
   - 细腻笔触:布里特·本尼特的文笔细腻,能够精准捕捉人物的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微妙波动。
   - 意象丰富:书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消失的另一半”这一主题本身就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6. 社会影响
   - 引发讨论:《消失的另一半》不仅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它还引发了关于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问题的广泛讨论。
   - 共鸣与反思:书中所展现的身份认同问题和对“消失”的普遍描述,让不同领域的读者在其中找到了共鸣,进而对自己的生命历程进行反思。

7. 结构布局
   - 紧凑有序:整本书的结构紧凑而有序,每个章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 情节跌宕:情节的跌宕起伏,特别是双胞胎姐妹的命运波折,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和阅读体验。

8. 文化元素
   - 文化融合:在这部作品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观念相互交融,展现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风貌。
   - 历史背景:作者还巧妙地将故事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可以发现《消失的另一半》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好评,不仅因为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因为书中对于人性、家庭、社会和文化等多重维度的深刻剖析。布里特·本尼特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感纠葛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得这本书成为了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