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回复: 1

《百年百部红色经典系列:第一辑(套装共20册)》 周梅森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511DS3UwOzS.jpg          

书名:百年百部红色经典系列:第一辑(套装共20册)
作者:周梅森等
分类:文学 经典

内容简介

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为献礼建党100周年专门设计,收入作品皆为名家名作。

《中国制造》《人民的名义》原著作者周梅森代表作!献礼建党100周年,荣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

《激情燃烧的岁月》同名影视剧 8 大卫视联合放送,热播数年!作者石钟山数次荣膺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

《党费》著名军旅作家、红色影视剧《闪闪的红星》《四渡赤水》编剧王愿坚经典作品集!

《小游击队员》红色影视剧《闪闪的红星》《四渡赤水》编剧王愿坚经典作品集!

《两个小八路》讲述峥嵘岁月里英雄少年的热血故事,传递烽火硝烟中的智慧与勇气!

《敌后武工队》“保定作家群第一代作家”冯志长篇小说,真实还原“‘五·一’大扫荡”后敌我明暗交锋战事!

《无名高地有了名》新中国首位“人民艺术家”老舍长篇报告体小说,抗美援朝中比肩上甘岭的老秃山战役真实写照!

《新儿女英雄续传》延安文学之星孔厥的重要长篇代表作,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译介到美国市场的“红色”小说!

《匹马嘶风录》“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作品选集,书香之家走出的独立女性,一生不舍爱与自由!

《咆哮了的土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开拓者蒋光慈的最后一部作品,再现大革命时代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呈现农村革命斗争的伟大力量!

《山雨》现实主义新发展的标志性著作,展现胶东大地的风云变幻,铺开北方农村的社会画图!

《小城春秋》丁玲盛赞的革命传奇!荣获“新中国60年卓越影响力的600本书”之一 ,同名电影入选“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

《丰收》鲁迅高评盛赞的作家!再现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鲁迅曾亲自为本书作序!

《十月的阳光》周洁夫经典军旅小说代表作,再现解放战争中光辉灿烂的一页,展现了人民解放军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

《燕山夜话》“京味儿”杂文典范之作!讽不正之风,扬社会正气,熔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炉!

《雷锋日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二十二年人生历程真实记录。1963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死水微澜》“大河小说三部曲”之一,展现特定时代环境中市井人物的情感纠葛!

《上海滩的春天》熊佛西,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不可磨灭的先驱!展现其个人创作最高水平的戏剧代表作!

《风雨桐江》本书改编的两部电影《欢乐英雄》、《阴阳界》曾拿下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三大奖项!

《天山牧歌》新中国首部描写边疆人民生活的诗集!谱写天山南北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建新生活的优美赞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百部红色经典系列:第一辑(套装共20册)》集合了周梅森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其中不乏精彩的文学创作。此套书旨在通过文学作品向读者展示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要时刻和人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下面将对该系列的精彩部分进行具体分析:

1. 《中国制造》:
   - 现实反映:作为周梅森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深刻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种种困境与突破,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 人物塑造:通过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个体与国家命运的交织,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 情节布局: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紧凑,围绕核心事件展开的故事布局使得主题更加突出。

2. 《人民的名义》
   - 反腐题材:原著小说以反腐倡廉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案件,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 社会影响:作品不仅在文学上获得认可,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引发公众对反腐斗争的支持与讨论。

3. 其他红色经典作品
   - 历史再现:通过文学的形式,重现了革命历史时期的斗争场景,让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 英雄形象:塑造了一批鲜明的英雄形象,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力量源泉。
   - 教育意义: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享受,更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历史教材,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这些作品在文学性与历史性之间取得了平衡,既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准,又不失为历史见证,使读者在享受文学美感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历史脉络。

综上所述,《百年百部红色经典系列:第一辑》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文笔,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画卷。每一部作品都是对那个时代最真切的记录和思考,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宝库,也为后来的读者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思考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