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回复: 1

《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 郁喆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哲学 
s34023399.jpg          

书名: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
作者:郁喆隽
分类:哲学 宗教
ISBN:9787521734683      

内容简介

在飞速运转的当代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无意义的漩涡。

在信息爆炸的流量王国里,我们总被眼花缭乱的动态迷惑。

但是,会思考的人往往能辨清身处的环境,掌握应对挑战的能力,从容做自己。

而学习哲学,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唯一的答案,而是学会思维的方式,让你勇于做出决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应该如何直面人生。

本书选取50个切中当代生活的大问题,带你重温50部哲学经典:你为何会成为“打工人”?“小确幸”有什么问题吗?人工智能为何无法取代人?你愿意生活在监控中吗?……在问题的背后,是50种历久弥坚的思维方式。通过每篇10分钟的短阅读,快速吸收智慧精华,对话哲学家的沉思人生,指引你向人类思维的边界不断探索。

★ 涵盖古今哲学经典,提升思维,从容做自己;篇均10分钟的短阅读,快速获取智慧

★ 你为何会成为“打工人”?“小确幸”有什么问题吗?人工智能为何无法取代人?你愿意生活在监控中吗?……50个切中当代生活的大问题,50种历久弥坚的思维方式

★ 喜马拉雅播放量破500万的哲学课!深度讲解中穿插幽默吐槽,用思想实验揭示思辨之趣

★ 复旦“哲学小王子”郁喆隽——他开设的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年年爆满,很多人高呼:“郁老师!因为你爱上了哲学课!”

★ 50幅手绘肖像,凸显每位哲学家的思想特点,让抽象的哲学变得生动形象;从一星到六星标注阅读难度,一场思维进阶的闯关之旅

作者简介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其校级精品课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年年爆满,被誉为“哲学小王子”。他以丰富的哲学教学实践经验,将晦涩艰深的思想与生活化的场景相结合,用通俗方式讲解哲学经典文本,解答生活中的困扰与难题。

著作

《神明与市民》

《当柏拉图遇到卢米埃尔》

译作

《分裂的西方》

《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

《对于缺失的意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五分钟经济学》评析

精彩之处在于,他通过比较人类创造性与其他生物的适应性行为,挑战了人类自诩的独创性是一种独有现象的观点,引发读者对自身独特性的反思。

《50堂经典哲学《五分钟经济学:互联网时代的经济逻辑》由寇宗来教授所著,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思维课》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涵盖了古今经典的哲学思考,还这本书通过简练的文字和前沿的例子,为读者呈现了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学的新视角。

在“平行的传统”一文中,作者跨越了科学与人文的边界,论证了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书中每一章节都像是一篇独立的经济小评论,短小精悍,信息量丰富。针对当代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探讨。以下是具体点评:

1. 切合实际的问题导向
麦克尤恩运用历史的视角,指出科学与人文的发展历程并非是两条孤立的轨迹,而是不断相交和汇合的双线。   - 现代生活困境:本书通过提出“你为何会成为‘打工人’?此篇的亮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知识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学科划分。
寇宗来教授不仅分享了他深厚的经济学知识,更是以其独到的视角剖析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种种现象。”这样的问题,直接触及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职业焦虑和生活状态。
   - 科技发展反思:在讨论“人工智能为何无法取代人?比如,在讲述“网络效应”的章节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平台经济发展的案例,说明了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市场经济现状。
“世界末日蓝调”以一种忧伤而哲学的笔调,讨论了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道德和伦理困境。这一部分让我深受启发,互联网企业如何利用网络效应构建竞争壁垒,对反垄断法的制定与施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麦克尤恩通过对现代科技可能带来的全球性灾难的描述,表达了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担忧。”这一问题时,书中不仅深入探讨了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且使读者思考人类的不可替代性。

2. 深厚的哲学基础

豆瓣上,本书的评分是6.4分,这个分数对于经济学类别的书籍来说,是一个中上的评价。然而,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 经典理论支撑:每个问题的讨论背后,都有扎实的哲学理论和丰富的哲学历史佐证,使得全书内容学术性和权威性增强。
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反科技悲观主义,而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深思熟虑的反思。

寇宗来教授将复杂的经济理论简化,使之变得易于理解和应用,这种能力在经济学普及读物中并不多见。

“自我”作为收尾之篇,回归到了个体层面,探讨了人的自我认知以及科学在其中的角色。麦克尤恩借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审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及其演变。   - 思维方式传承:介绍的50种思维方式都是历久弥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讨论,这对于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决策都有着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这保证了读者能从中获得的是最为精华和高效的思维训练。

3. 精心的内容设计
这篇随笔的美在于它如何引导读者去理解自我意识的复杂性,以及科学如何在揭示我们‘自我’的本质中扮演关键角色。

通过深入浅出的解析,我认识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资源,就是在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

对于这本书,我给予高度评价。   - 短阅读长收获:每篇仅用10分钟短阅读的时间,便能让读者快速吸收智慧的精华,这种设计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每篇文章都在试图打破科学客观冷静与文学主观热烈之间的传统界限,麦克尤恩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无论是文学还是科学,都是人类试图解读世界与自身的方式。尽管它在某些深奥的经济学理论上没有过多的深入探讨,但它以实用为导向,注重培养读者的经济学思维,这是它的显著特色。

这些随笔不仅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我们重新思考知识的本质与生活的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