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7|回复: 1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许子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41MK5V5NBUL.jpg          

书名: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作者:许子东
分类:小说
ISBN:9787542675217      

内容简介

开讲啦!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许子东小说课的“镇箱之作”,

绘制了一张供我们探索20世纪文学的地图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一次,我们用小说打开中国!

百年来,1902—1916,总被忽略的“晚清时期”;1917—1941,总被说起的“五四时期”;1942—1976,总被留白的“革命时期”;1977孕育新声,总被争论的“80年代至今”……

许子东的“20世纪小说课”,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士农工商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神预言”开始,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止,奇遇中国100年。

特别收入“生态篇”,高度还原“作家的一天”——1926年郁达夫的“恋爱”日记,1936年鲁迅晚年的“误诊”疑云,1952年巴金“同志”在朝鲜战场,1984年“寻根”韩少功在杭州会议,1994年“拜访”王安忆的上海作家生活……

百年来,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老残游记》有句话:“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了。”

作者简介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上海出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硕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1993年起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曾任中文系主任(2008—2014)。近年兼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学会副会长。

著作不菲,成名作《郁达夫新论》开启“新人文论”系列,近著入榜豆瓣年度书单的是《许子东现代文学课》。参与或主持《锵锵三人行》《见字如面》《圆桌派》《细说张爱玲》《重读鲁迅》等文化/音频节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这本书是许子东教授的“镇箱之作”,其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部文学研究著作,也是一幅跨越百年的中国社会变迁图景,通过文学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百年的历史变化。以下是对这本书不同方面的精彩点评:

1. 文化秘史:许子东教授在书中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部作品的核心理念。通过细致解读从晚清至近现代的近百部中短长篇小说,教授不仅剖析了文本本身,更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2. 文学地图:这本书被视作是一张“文学地图”,为读者提供了一次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文学之旅。通过对20世纪不同阶段的典型作品进行解读,书勾勒出了这一时期中国小说的重要线索和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意义。

3. 文学史纲:作者按照编年体的顺序,将中国社会分为“士农工商仕”五个阶层进行分析,这种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社会各阶层在历史变革中的不同命运和角色,为人们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

4. 重读奇遇:从1902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开始,直至2006年刘慈欣的《三体》,许子东引领读者奇遇中国100年的小说世界。这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重读,也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次重新审视和思考。

5. 教材价值:作为一本文学研究的著作,《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不仅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的阅读指南,也适合作为大专院校文学课程的辅助教材。书中丰富的作品分析和时期划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中国现代文学知识框架。

综上所述,《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不仅是一本对中国20世纪小说进行深入解读的作品,更是一本通过文学角度重现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读物。许子东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文学史画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