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回复: 1

《大唐狄公案·第三辑》 高罗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51CHxQHIpPL.jpg          

书名:大唐狄公案·第三辑
作者:高罗佩
分类:小说 文学

内容简介

“大唐狄公案”成功地造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译文版“大唐狄公案”计划出版十五种,由研究高罗佩多年的张凌担纲翻译并撰写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注释和译后记,是目前市面上仅见的一人独立翻译的版本。“大唐狄公案”第三辑包括《紫云寺》《柳园图》《广州案》《项链案》《中秋案》,每卷配有高罗佩本人创作的插图,古韵盎然,令人赏心悦目。●《紫云寺》讲述公元670年,狄公任兰坊县令时,由洪亮、马荣协助,破获了曾三被杀案、库银失窃案与女子失踪案。

●《柳园图》讲述公元677年,狄公任京师大理寺卿时,临危受命兼任京畿道节度使,由马荣、乔泰、陶干协助,破获了富商坠楼案、公侯被杀案与一桩陈年旧案。

●《广州案》讲述公元680年,狄公任当朝宰相时,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由乔泰、陶干协助,破获了朝臣失踪案、神秘舞姬案与贵妇被杀案。

●《项链案》讲述狄公任蒲阳县令时,路过河川镇,独自破获账房被杀案、项链失窃案与妇人失踪案。

●《中秋案》讲述狄公任蒲阳县令时,因公事前往邻县金华,独自破获秀才被杀案、舞姬被杀案与侍女被杀案。

作者简介

高罗佩(1910—1967),荷兰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先后在荷兰驻日本、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的使馆工作,精通多种欧亚语言,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代表作有《琴道》《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等,而大型推理探案小说系列“大唐狄公案”在东西方读者中影响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唐狄公案·第三辑》是由荷兰外交官、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所著的一套推理悬疑类图书。本套图书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而且每卷中由作者本人亲自创作的插图,赋予了书籍浓厚的古风韵味,令人赏心悦目。下面将对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紫云寺》:
   - 故事背景设定在公元670年,主角狄公正在兰坊县令任上,期间破解了曾三被杀案和库银失窃案。
   - 本卷的推理情节严谨,案件的线索层层递进,每个细节都有其深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逻辑推理能力。
   - 书中描绘的唐代社会背景和官场生态增加了作品的历史价值,让读者在享受解谜乐趣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社会的风貌。

2. 《柳园图》:
   - 该卷围绕一幅神秘的柳园图展开,狄公需要通过这幅图来解开一桩离奇的谋杀案。
   - 故事中巧妙融入了中国园林艺术和绘画元素,使得整个推理过程充满了文化艺术的气息。
   - 通过对案件背后复杂人际关系的剖析,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3. 《广州案》:
   - 背景设置在繁华的广州城,涉及一起发生在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复杂案件。
   - 本书不仅展现了当时广州作为贸易港口的繁荣景象,也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的经济和商业发展。
   - 案件解决过程中巧妙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和律法知识,使故事更具教育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4. 《项链案》:
   - 这一卷以一串失落的珍珠项链为线索,展开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调查。
   - 故事中的项链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隐含着权力、欲望和背叛的主题。
   - 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和紧张的气氛营造,读者仿佛与狄公一同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智力较量。

5. 《中秋案》:
   - 以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为背景,一起与节日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凶杀案发生了。
   - 本书巧妙地将中秋的文化习俗和案件的推理过程相结合,增添了故事的文化深度和节日氛围。
   - 案件的解决显示出狄公非凡的洞察力和智慧,同时也传递了正义必胜的信念。

综上所述,《大唐狄公案·第三辑》以其丰富多彩的案件情节、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作者自绘的古风插图,为读者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智力的双重盛宴。如《紫云寺》的厚重历史感、《柳园图》的艺术文化气息、《广州案》的经济发展背景、《项链案》的深层次人性探讨以及《中秋案》的节日文化元素,都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推理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