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回复: 1

《大转折》 马克・莱文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经济 
s34106299.jpg          

书名:大转折
作者:马克・莱文森
分类:世界 历史 经济
ISBN:9787513937085      

内容简介

1973年经济危机何以成为当今世界秩序的起源?

比尔•盖茨盛赞的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重磅新作

解密繁荣为何不可持续,美国因何不能“再次伟大”

★ 本书以1973年为立足点,全景式复盘战后世界经济起落的50年。深度解析战后世界经济空前繁荣,及其未能持续和再现 的原因。对滞胀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分析具有颠覆性。

★ 1973年是一个至关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时刻,那场危机深刻影响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乃至社会情绪。自此,战后经济奇迹走向终结,经济缓慢增长成为新常态;凭借劳动致富愈发困难,贫富差距扩大;焦虑情绪全社会弥漫,政治走向极端。1973年可谓西方国家发展道路上的转折点,聚焦于此,战后的世界历史将被全面重估。

“据说,经济史是一门垂死的艺术。好吧,在马克•莱文森手里就不是了。这本关于1948—1973年的光辉时代如何陨落为平庸时代的书,内容全面,巨细靡遗,且极具艺术性和说服力。这是相当大的成就。”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联储前副主席、畅销书《当音乐停止之后》作者

艾伦•布林德

“马克•莱文森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困境以及决策者的反应做出了引人入胜的敏锐描述。在战后的繁荣终结于动荡,美国和其他国家极力应对滞胀和失业时,减税和放松管制成了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他们是如何找到出路的?这本恰逢其时的著作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困局。”

——达特茅斯学院教授、美联储经济学家、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滞胀”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入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极端主义盛行……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点,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作者简介

马克・莱文森,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摩根大通经济学家、《经济学人》编辑、《新闻周刊》高级撰稿人、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商务高级研究员。著有畅销书《集装箱改变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大转折》:1973年的历史剪影

马克·莱文森的《大转折》是我近期阅读的一本关于经济史的著作,它以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1973年为背景,通过作者个人的体验和宏大的政治经济事件交织,向我们展示了那一年西方世界的重大转变。这本书不仅在学术圈内得到了认可,也获得了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多位重量级读者的推荐,豆瓣读书上的评分更是高达8.3分,这足以证明其深厚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大众吸引力。

书中对1973年这一“大转折”年份的事件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包括经济危机的起源、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秩序改变。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将这一年的重大事件与普通人的生活紧密结合,既有助于读者理解宏观历史的进程,又能体会到历史事件对于个人生活的直接影响。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并非遥远,它以某种形式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尤其是作者将个人生活经历与历史事件相结合的手法,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既能获得知识的增长,也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叙述方式,使得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叠加,而是活生生的故事。

书中对1973年石油危机和经济问题的剖析尤为精彩。作者不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他深挖其背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原因,解读了繁荣为何不可持续,美国为何难以“再次伟大”。这些分析不仅丰富了我的经济学知识,更让我对现代社会的许多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大转折》是一本集经济学、历史学和个人叙事于一体的作品。它不仅讲述了一个特定年份的故事,更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历史的维度来思考当下,并展望未来。无论是对经济史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洞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