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回复: 1

《费孝通作品精选(一函十二种)》 费孝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41imxqM2k-L.jpg          

书名:费孝通作品精选(一函十二种)
作者:费孝通
分类:小说 现代

内容简介

精选费孝通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凡12种,三百余万字,涉及农村农民问题、边区民族问题、文明文化问题、世界观察、学术反思等多个层面。其中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生育制度》《中国士绅》《行行重行行》等有关中国乡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特质及其现代转型的经典论述;费老一生关怀不辍的民族学研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晚年的文化文明论述与学术反思《孔林片思:论文化自觉》《师承·补课·治学》;《留英记》《美国与美国人》是从跨文化与比较人类学的视野对西方世界的观察剖析,其中《美国人的性格》被称为《乡土中国》的姊妹篇;《茧》则是近期发现的作者1936年用英文写作的中篇小说,为首次翻译出版,对于理解费孝通早期的学术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维度。

精选费孝通最有代表性的著作12种

涵括其对乡土、民族与世界多层次研究

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

费孝通以士人的襟抱和学人的“从实求知”

孜孜探求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

甘阳(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

三联版《费孝通作品精选》完美展示了什么叫“社会科学中国化”,什么叫“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费先生一生知行合一,是一位置身于时代而又不拘泥于时局的大知识分子。先生文章朴素易懂而意味深长,思想日久弥新。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位最后的士人,在古今之际、中西之间的时代巨交中,行行重行行,为人民百姓谋求自立富强之路,为中华民族探寻团结一体之道;又以读书人的文化自觉,将自身与中国传统之始源与流变融为一处,担当起文明复兴的道义。他将永远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和典范。

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古人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费先生一生若述等身,虽历经坎坷但乐天知命,充满了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费先生晚年提倡文化自觉,意识到自己正是渊渊其渊、川流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滴水。他投身其中,融入其中,自己的生命也由此熠熠生辉,光耀后学。费先生有诗曰:“毁誉在人口,浮沉意自扬。涓滴乡土水,汇归大海洋。”这套《费孝通作品精选》正是他生命光辉的写照。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20世纪中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卓越学者。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社会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曾先后在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从事教学与研究。

一生以书生自任,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费孝通作品精选(一函十二种)》汇编了费孝通先生七百余万字著述中的十二部代表作,这些作品涉猎广泛,从农村农民问题到边区民族问题,再到文明文化问题及世界观察等,展示了作者在不同学术时期的研究成果和思想精华。

将从以下多个层面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农村研究:
   -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展示了费孝通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 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农村社会的结构、农业生产的特性及其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关系。
   - 对农村社区的详尽描述提供了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保守性和变革动力的洞察。

2. 民族研究:
   - 探讨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以及各民族间的互动和发展。
   - 分析了民族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3. 文化研究:
   -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礼治”与“法治”的社会控制模式,并对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进行了深刻阐释。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与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 世界观察:
   - 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倡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 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过程提出独到见解,反思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5. 学术反思:
   - 费孝通晚年作品中对自身学术旅程的回望,展现了其作为学者的成长历程和学术观念的转变。
   - 对社会学本土化的探讨,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6. 社会变迁:
   - 分析了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问题。
   - 提出社会变迁中的适应机制,关注转型期社会的稳定性和进步。

7. 城乡关系:
   - 研究了城乡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动和发展趋势。
   - 针对城乡差异和二元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的见解和建议。

8. 改革开放:
   - 对改革开放政策下的中国社会变化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尤其是经济改革对社会层面带来的影响。
   - 讨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

此外,费孝通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学术上有着重要贡献,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的转型也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这部精选集,读者不仅能获得关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深刻见解,还能感受到一位学者对于真理探索的执着和热爱。

综上所述,《费孝通作品精选(一函十二种)》所含著作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们共同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社会的宏观图景,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际,从文化到经济,每一层面都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洞察力和学术的系统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