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回复: 1

《偷走心智的贼》 于涵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科普 
s34241582.jpg          

书名:偷走心智的贼
作者:于涵
分类:医学 科普
ISBN:9787559850225      

内容简介

简单的语言与悬念丛生的故事里

蕴藏着易读又有趣的医学知识

从致病因素,到药物研发,再到前沿成果

一本书全面了解“老年痴呆”,提前知道治愈的希望在哪儿

在手机里输入“老年痴呆”四个字,你会得到成千上万条相关资讯。有提醒注意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征兆的,有报道相关药物研制取得重大突破的,有建议你少吃主食多睡觉的,还有宣称念佛打坐有预防功效的……部分信息耸人听闻且相互矛盾,让人难辨真伪、莫衷一是。

不仅许多普通人弄不清阿尔茨海默 病到底是什么、能不能治、怎么治,相关医学研究者也为此众说纷纭。自20世纪初该病被命名以来,围绕它的发病根源出现了各种理论与假说:遗传说、β-淀粉样蛋白斑块说、3型糖尿病说、tau蛋白说、炎症说……相应的药物与疗法也层出不穷。到底哪个才是对的?这本书将带你回到阿尔茨海默病被发现的源头,循着医学界峰回路转的研究过程,一直讲到今天的前沿现状,告诉你哪个有可能是对的。

★ 从被发现到前沿研究,从致病因素到治疗手段,全面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本书从阿尔茨海默病被首次发现开始讲起,沿着医学界探索人们究竟为何会患上这种疾病的道路,细数遗传学、细胞学、免疫学以及制药行业的相关研究历程,在讲述疾病研究故事的同时,让读者全面了解该病的方方面面。

★ 在充满曲折与悬念的科研故事中,求解历时百年的医学谜题

本书带着读者层层拨开围绕在阿尔茨海默病周围的迷雾,从最初人们的一无所知,到今天的众说纷纭。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扣人心弦的悬念和出人意料的转折。它虽然是一本科普书,但读起来丝毫不逊色于侦探小说。

★ 借助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就可以轻松读懂的科普佳作

作者在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或治疗原理时,会从基因、细胞、试验方法等最基础的层面耐心讲起,还能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与直观的图表拆解其中的科学逻辑,降低了本书在专业层面的阅读门槛,任何读者都可以轻松读懂。

★ 秉承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客观中立地对待现行的所有相关药物与疗法

相较于市面上的其他同类书,本书最显著的特点是不为任何药物或疗法背书。它借助大量的科学文献,实事求是地考察了现在市面上既有主流药物或疗法的效果,客观地阐述了这些药物或疗法的优缺点,为读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 紧密跟踪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成果,指明医学界在未来攻克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希望

本书叙述和跟踪了医学界大量的药物与疗法研究,一些是已经完成的研究,一些是还在进行的新研究。通过介绍它们的原理、发展和成果,本书为关心阿尔茨海默病的读者指明了他们可以关注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于涵,堪萨斯州立大学科学和技术通信教授,教授信息通信、工程写作和科学写作,主要研究科普写作、视觉修辞学和信息设计,以及跨文化技术通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偷走心智的贼》是一部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科普作品,它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叙事而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历史、致病因素、药物研发以及前沿科研成果,还通过生动的故事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复杂疾病。下面将围绕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内容的精彩呈现
   - 历史背景:书中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现讲起,沿着历史的脉络,逐步展示了医学界是如何一步步探索这种病症的成因和治疗方法的。
   - 科研故事:作者通过讲述科研人员的努力与挑战,将枯燥的科研过程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增加了书籍的可读性。
   - 科普知识: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作者巧妙地将遗传学、细胞学、免疫学等复杂的医学知识融入到文本中,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疾病的科学原理。

2. 作者的专业背景
   - 学术权威:于涵作为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和技术通信教授,其专业背景为书籍的内容提供了权威性。
   - 科普经验:作者长期研究科普写作,能够准确且有趣地将专业知识普及给公众。

3. 书籍的结构安排
   - 逻辑清晰:书籍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现讲起,直到当今的研究成果,每一章节都有明确的主线,便于读者跟随思路。
   - 情感渲染:通过患者和科研人员的真实故事,书籍在理性的科普知识中融入了人文关怀,增强了读者的共鸣。

4. 科普文学的结合
   - 文学性:虽然是科普书籍,但作者运用了丰富的叙事技巧,如悬念、比喻等,使得阅读体验更接近文学作品。
   - 科普性:在保证故事趣味性的同时,作者未忽视科普的责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教育性。

5. 社会影响的意识
   - 提高认知: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全面介绍,书籍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 促进关注:书中不仅讲述科学,也呼吁社会对患者的关怀和支持,提升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6. 前沿成果的分享
   - 最新研究:作者不遗余力地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让读者能够接触到学科前沿。
   - 科研动态:通过书中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当前科研的方向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7. 情感共鸣的传达
   - 患者心声:书中通过患者和家属的视角,展现了疾病带来的挑战和情感经历,拉近了读者与主题之间的距离。
   - 同理心的唤醒:通过对患者故事的讲述,书籍唤起了读者的同理心,促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关怀。

8. 语言风格的选择
   - 平易近人:作者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复杂的医学知识更容易被普通读者接受。
   - 幽默风趣:在讲述科研过程中,作者不时穿插幽默的评论和描述,缓解了阅读的紧张感。

此外,在阅读《偷走心智的贼》时,读者可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考虑到书中涉及的医学信息,读者在获取相关知识时,应保持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
- 鉴于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持续研究的领域,读者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
- 书中虽然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但读者在阅读时应注重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而不仅仅是表面的事实。
- 对于有志于从事相关研究的读者,书中的内容或许可以成为研究灵感的来源。

总的来说,《偷走心智的贼》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风格独特、情感表达丰富的科普作品。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深入知识,还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科研历程,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上的满足。这本书不仅是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的致敬,也是对医学研究者不懈努力的赞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