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回复: 1

《活在洪武时代》 谌旭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34232548.jpg          

书名:活在洪武时代
作者:谌旭彬
分类:历史 明朝
ISBN:9787213105678      

内容简介

2021历史畅销书《秦制两千年》作者谌旭彬 新作!

一笔刺透洪武时代的统治面纱!

从朝廷文件里打捞湮没的历史真相

在帝王意志中管窥小民的生死祸福

一本书读懂朱元璋如何用《大诰》让明帝国所有人进退失据

————————————

本书将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诰》中写到的十二个案件抽丝剥茧,详尽地阐述了在这些毫无法理、常识和逻辑的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从明初的军事、土地、政治、法制等政策制度入手,梳理涉案人员的行为动机,解读洪武帝审案和判决的依据和目的,从而勾勒出洪武时代各色人物的荒诞命运以及可怖的生存状态,再现了洪武帝“重典之治”的本来面目。

在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毫无人身自由的卫所军奴,被捆绑在土地上不得离乡的农民,说错话连累邻里被没收家产的老妇人,不想做官只能切指的士人,遵行合理的立案程序却没能揣测出“圣意”的官员……通过这些小人物如草芥般的命运,我们看到一个脑回路清奇的开国皇帝,是如何欺骗控制官员,如何监视窥探民众的。这些案件,让我们看到了“洪武之治”的另一面。

————————————

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顺治

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康熙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清代史学家 赵翼

……一种绝对自私和愚昧的蛇蝎性格——他的后裔也具有这种性格,表现在行为上的是短见、冷血,喜欢看别人流血,看别人痛苦,看别人跪下来向他哀求,而他又拒绝宽恕。这是人类中最卑鄙最可怕的一种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普通人,对他的朋友和他的社会,都能造出最大灾害。——吴晗《朱元璋传》

作者简介

谌旭彬,笔名言九林,青年作家,资深历史编辑,十年原创经验,原为腾讯历史频道主编,对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颇有心得,现为“腾讯新闻·短史记”主编,在多家媒体上发表过历史类文章。出版书籍《汉朝——被掩盖的真相》《权力脸谱》《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等,主张回归常识,寻找历史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在洪武时代》这本书,由谌旭彬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继续作者畅销书《秦制两千年》后的又一力作。该书深入探讨了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治理下的小人物命运,通过分析洪武帝在《大诰》中提及的十二个案件,为读者呈现了那个时代统治下的复杂面貌。以下是对该书精彩部分进行的具体点评:

1. 历史背景的真实展现:
   - 描述了洪武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增加了书籍的历史厚重感。
   - 反映了朱元璋治国理念的具体实践及其对小人物命运的影响。

2. 案件分析的深入透彻:
   - 作者对《大诰》中的十二个案件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 揭露了这些案件背后毫无法理、常识和逻辑的情况。

3. 政治制度的批判性解读:
   - 透过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刺透了洪武时代的统治面纱。
   - 展示了朱元璋及其政治制度对小人物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4. 人文关怀的视角独特:
   - 聚焦于小人物的命运,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
   - 让读者能够从微观角度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5. 写作风格的引人入胜:
   - 文字流畅,叙述生动,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 结合史实与叙述,巧妙融合历史与文学的表达技巧。

6. 学术价值的显著体现:
   - 作者谌旭彬作为历史学者,确保了论述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 作品可以作为研究明朝洪武时期的重要文献资料。

7. 引发反思的深刻寓意:
   - 通过揭示历史细节,鼓励读者对现今的社会法制和人权进行思考。
   - 对比历史上的不公与现代法律体系的进步,促使读者更加珍视当下。

8. 装帧设计的精心考量:
   - 精装版本使得书籍本身具有收藏价值。
   - 外观设计符合内容的历史底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此外,考虑到读者可能对历史书籍的兴趣点各有不同,以下是一些阅读时可留意的要点:

- 对于对明朝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分析。
- 普通读者可关注案件背后的故事,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 历史专业的读者或研究者可以从中提取信息,用于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或教育目的。

总之,《活在洪武时代》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分析和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的明朝洪武时代。作者谌旭彬不仅以严谨的态度还原了历史,还通过案例展现了当时小人物的命运,使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本历史书籍,更是一面借古鉴今的镜子,值得广大读者群的品读和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